第50章 既然如此,那便只能看陛下的意思了!

“陈到和他麾下的精锐就在永安,是防备江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防备李严的第一道防线,今日的事情就到此为止。”

虽然廖立等人都非常的看不起郭攸之,心情好的时候称呼一声“演长兄”,若是心情不好就是廖立口中的那个“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的碌碌无为之辈。

但郭攸之能够被诸葛亮留在朝中自然也有他的原因。

此人和向朗、文恭一样都是善于和稀泥的,但却也能够安抚各方。

李严担任大汉尚书令尚且还好,毕竟他不在朝中,即便是担任尚书令,也和政令没有任何的关系,掌控不了朝堂。

但是他另外的一重身份,大汉的中都护直接负责选拔下级武将....就算是他不能执掌禁军,但仅仅是负责选拔下级武将也足以让他身边聚集大量的人才,以及势力。

否则他上哪儿直接找出八百人和他一起联名?

就连现在还在陇右的北伐大军里面,都不好说有足足八百名叫得上姓名之人。

虽说这八百人并非是他李严的麾下,但也可想而知李严如今在大汉的权势地位到底如何。

郭攸之也很清楚他不能与李严抗衡,若是董允刚刚的话传到了李严的耳中之后,真若是让李严抓住了把柄恐怕也会很不妥当。

但董允既然做了恶人,他就要做个好人才行。

给李严请功,同时也希望自己刚刚的话也一并传入李严的耳中,让李严明白他若是轻动的话,永安那一关可不是那么容易过去的。

而且江东...也不配他李严亲自前往!

果然,虽然成都的朝廷远不能和洛阳曹魏的朝廷相比,但此时郭攸之的话语,还是让众人的都明白了过来,脸色也都好转了不少。

同时,在郭攸之这些话语过后,这朝堂之上的气氛也是缓和了不少,后面的议事也没有再次爆发如此激烈的争吵。

当然,在经过董允这么一顿折腾之后,无论是王谋杜琼,亦或者是其他的那些大汉的臣子们,也暂时没有继续当众提出要让诸葛亮回归朝堂的意思。

可李严的上奏还在继续,诸葛亮的功劳也就摆在那里。

如果诸葛亮依旧不回朝堂的话,那么这种事情挡得住一次,也未必能够挡得住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