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看过电影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后感。
有人来信说,为里面的母亲深深感动,母爱如山,平凡却伟大,想起自己那个因为劳累早早病逝的妈妈,泪流满面。
有人看了电影后感慨地写信,参加了这个活动。
她说,她邻居家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因为五六岁后还不会说话,被家里人当成傻子。
后来这对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孩,就对这个小女孩不太上心了,就扔给老家的父母。
谁知道没两个月,就传来了小女孩溺水身亡的消息。
她说,她能感觉到那家父母是松了一口气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小女孩可能就是孤独症患者吧。
但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病,都以为是脑子坏了,就当傻子一样对待。
还有在研究这个病的医生特地来信,感谢这个电影,对孤独症的推广,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病,了解这个病,呼吁大家给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把《工厂钢琴师》的声量,推向了更广大的观众。
刚开始,不少观众,确实是冲着这个片子拿了国外大奖去看的。
观众们去电影院一看,个个哭成狗。
哭完后,不少人才得知,原来有些不爱说话的小孩,不是傻子,而是孤独症,孤独症还分好几种。
有些孩子还在某方面特别擅长。
有些却是比较不能和其它人建立人际关系。
有些不喜欢和人说话,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
有些孩子会语言能力差一点,记忆力却很好。
一些反应快的报纸,紧跟时事,去采访了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在报纸上科普了孤独症这个病。
还列举了几位着名的音乐家和科学家,就疑似患有孤独症。
让大家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多了解。
而高悠在得到允许后,特地在片尾加入了《指南》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