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推广二作稻

钱弘佐仰头叹息,无奈同意。

……

二月(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秀州华亭县。

天气乍暖还寒,秀州刺史钱承枟坐在田埂边的马车上,捧着暖手炉,对着华亭县令冯处信怒骂。

“怎么回事,秧苗怎么才种了这么点?耽误了大王的二作稻推广,你担待得起吗?”

冯处信委屈道:“太守容禀,秧苗先得育秧,才能再移栽到大田。这几天有些倒春寒,还死了不少秧苗。农民们都说二作稻违了天时,都不愿意种。”

“放肆,二作稻是国策,不种也得种,”钱承枟喷着唾沫星子,“秀州作为今年二作稻试点,凡是不种的农户,统统给我派徭役。”

冯处信已经四十多岁了,一脸苦相,活像个五六十岁的老农。他前两年好不容易中了吴越国的科举,当上了华亭县令,没想到刚上任没一年就摊上了这么难办的事。

他一张黑脸更苦了,“派什么徭役呢?”

“废话,还用我教你吗?开河、筑堤、建城墙,想派徭役,有的是名目。”

冯处信还在挣扎,“老农们都说育秧早容易死苗,收割晒谷时又正逢黄梅。强逼百姓种二作稻,事倍功半啊。下官以为,不如先择一二乡试种,一年之后,只要果真增收,百姓们便自然都愿意种了。”

钱承枟怒不可遏,暖手炉差点砸冯处信脸上,“这是国策,懂吗?上头叫我种二作稻,我就种二作稻。整个华亭,但凡少了一块田没种,你的官帽就别想要了。”

钱承枟骂完,便命车夫调转马头,回城了,临了还抛下一句“下个月我还来”。

冯处信无奈地看了一眼就在边上的秀州知州陈志友。

今年开始,两浙的地方官也开始逐步用知州替代刺史,刺史逐步收拢至杭州,但钱承枟父亲是钱元瓘的兄弟,背景很硬,就仍保留着行政权力。以至于知州陈志友自上任后就沦为了闲散官员,毫无权柄。

陈志友与冯处信都是科举官,对于钱承枟这种勋贵官自然是口服心不服的。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