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这个,拿程序来类比的话,如果拿跨平台来说,可能反而是错的,因为这属于表现一样,但是在机器语言上不一样。另一种就是不同的高级语言开发程序,可能会出现,表现有点差异,但是在机器语言上是一样的,比如说内存之中的信息。
但真正来说,情况会比这个还要复杂很多,所以很难描述。
除开这种个人信息不变的修行方式外,《混元经》也支持你全部重构自身基因的方式,比如,直接将其他种族的基因拿来直接重构也可以,看个人需求。
只是,后一种无法保证灵魂与肉身的契合,还有会不会崩溃了。
罗峰自然是选择第一种,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可能不做人的,也不可能放弃罗峰这个自我与身份。
另一个是,《混元经》里,针对基因结构设计这一块,不仅仅有公式,还有对应基因模型样例,这可以让罗峰方便太多,可以省去很多的时间。
“基因结构模型竟然还有分类,以前看的太粗糙了。”
“一种是不同的基因做不同的事,这一类制造出来的身体素质非常高,支持各种定制。另一种是身体只有一种细胞,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参考了能量生物的结构吗?这种的优势是,除非毁灭自身所有细胞,否则,都不算是死亡,只能算是受伤。但是,细胞利用率不高。
“这种优势也很大,在一些适应能力非常强,在一些特别的环境里,可以一边逃命,一边调整,也就是第一种细胞结构非常稳定,调整起来麻烦,这种调整起来方便。”
“第三种是综合以上两种的模型,每一个细胞都包含自身的所有信息,然后不同器官组织的细胞会依据自身的职责做一些偏向,提高利用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生曾经说过,修行就是文明,职责分工是社会的进步。也有说个体修行与集众修行,但是,真要说的话,当一个个体修行到与文明相等的时候,对外表现出来全能,但在内其实,也是需要做分工的。”
“但是,修行啊。。。”
这一瞬间,罗峰想到了很多,关于修行和普通人的,而这些想法也关系到他后面的道路。
特别是在这三种分类之下,还有很多其他的细小分类,而这些分类主要是其中所表现的细胞结构差异,这些差异在表面最大的区别就是种种不同的种族生命,比如:血肉生命、能量生命、机械生命、金属生命、植物生命等等。
不过,人类中,大部分生命都是血肉生命,而那些基因层次比较高的族群,他们都不是单纯的血肉生命,而是以血肉生命为主,附加有其他生命特色,比如:能量循环、金属角质、植物外肢等等。
所以,《混元经》里细胞结构模板到现在已经超过万种了,哪怕是长远到能够按部就班修行到宇宙之主的就有360种,这让罗峰都有点选择困难症。
而在大方向上,罗峰选择的自然是第三种,但是第三种的构成相比于前两种复杂太多,然后还需要思考能量循环,而且,还需要按照自身的灵魂进行对应的调整。
若不是自身的灵魂质变过一次,罗峰也没有信心能够在短时间里设计好自己想要的细胞。
在这些细胞模板里,罗峰也发现了一些东西,那就天赋。
这些细胞模板里,每一种都有对应的天赋的,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专精,有的广博,有的灵活,有的死板,有的是可成长的,有的是固定,但是前期收益大,有的是主动,有的是被动。。。
这里面的天赋介绍直接让他看花了眼,特别是里面那些天赋是大神通的基因结构,让他眼热不已。
但是,他发现那不是现在的他可以理解的,至少需要他再提升三次才有可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