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十说:“自古多情空余恨,我不希望你恨我,不希望你对我用情。我只能对你说,事非经历不知难,书到用时方恨少。”
何丽芳说:“你什么时候走?”王学十:“12月12日上午9时。”
何丽芳说:“我来送你。”
王学十说:“我怕带走你的心痛,你要学会恨我。”
何丽芳说:“这么不想见我?”
王学十说:“不是,离别是一种苦,我想悄悄离开,让别人觉得我在与不在是一样的。不知何故,现在的我怕见到眼泪。”
何丽芳说:“如果你高兴,那我不送你了。”
王学十说:“对的。”
何丽芳唱了一首伤感十足的歌,可能是受了刺激,最能反映她的心情:“爱你,爱你,却难也开口,只好偷偷地走在你身后······”
老农深情的挺着胸膛,憋着一肚气唱着《驼铃》:“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那夜,山花街上灯火格外明亮,王学十没有睡意,他在各个生活区走了一趟,像是对他熟悉的一草一木作一次告别。
第二天,市武装部的专车来接王学十,王学十按市武装部的要求穿上没有军衔的军装,留着一个小平头,胸前佩戴着一朵大红花。山花工业区及农村数十名新兵整齐站着,我们身边站满人群。武装部组织人们敲锣打鼓,里面混杂着一些哭泣声。医院有一半的人来送王学十,老农提着一兜苹果往车上装,在王学十上车那刻看到,何丽芳在人群中用力挥手,左手抹泪,说好不来的她不但来了还哭起来。哭是一种表达,为什么别人不哭而她哭了,因为她心里在乎王学十。从三生活区(难民营)到医院这段路,几乎一年的时间,上下班都是王学十陪伴左右,有时还为她遮风挡雨。离别就意味着是三年,一天天都是思念,漫长得让人看不到尽头。她与王学十离别那一刻,忽然觉得王学十的好,脑子里像电影快进一样,过去对她的呵护的点点滴滴,音容笑貌,一幕幕浮现,快节奏击打着她的心。特别是一个暴雨过后的早晨,路上起了河水,俩人赶着上班,王学十怕浑浊的路面水冲脏她洁白的裤子和鞋子,背起何丽芳淌过与膝关节差不多深的路面水。想到这刻,她的泪水如决堤长江水,发疯似的奔涌,突然弓着腰捂着嘴,旁若无人的“哇哇”大哭,也顾不上什么脸面。这一失态般的举动,让医院的好奇人们猜想,王学十与何丽芳藕断丝连了。
医院对面的磁带店老板此时放了一首歌曲: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到村口,啊,阿哥去当边防军,十里相送难分手,难分手啊,啊,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月亮月亮歇歇脚,我俩话儿没说够,没说够啊,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到桥头,啊,阿哥是个好青年,千里边疆显身手,啊,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阿哥阿哥听我说,早报喜功捎回头,捎回头啊·······
王学十透过车窗,目睹这一别离的情景,听着荡气回肠的歌声,隐瞒父母投身军营的做法,眼睛一阵发热、发酸,像是被人揍了一拳,哗啦啦的热泪打湿胸前的大红花。接兵的一位上尉严肃地对王学十说:“女儿情长英雄气短,军营男儿不相信泪水。”他礼貌地朝上尉点点头,挤出勉强的笑容,关上自己的泪闸,转头着窗外的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排排生活区,几十个高耸入云的冒着白烟的烟囱,还有那片熟悉的原野和天空,他在内心说:再见了,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