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柳如初中毒

张端开始瞎编:“父皇,自从皇后被打入冷宫,六弟离开京城,儿臣一直陪伴您批阅奏章,满脑子都是国事,竟把亲情放到一边,今日您给我放假,回到府中,一身轻松,却突然坐立不安……”

元和帝抬起头:“什么事让你坐立不安?”

“儿臣虽非皇后所生,但以前也称她一声母后,想起她在冷宫生活凄苦,心里很不是滋味,听说冷宫四面透风,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所以儿臣恳请父皇给她换一个四面不透风的地儿……”

元和帝放下手中的奏章,将张端打量了一番:“当初武家将卷轴呈上,不就是希望她有这么一天吗?你怎么又替她说话?”

张端吓得跪下:“呈上卷轴是不想父皇被欺瞒,武家也只是尽臣子该尽的职责,后来皇后被打入冷宫,儿臣也是悔恨不已,时至今日才敢在父皇面前替她说话。”

元和帝起身走到张端面前,亲自扶起他:“父皇果真没看错你,具有仁爱之心,你既如此说,父皇就依你,给她换个地儿,好让你心安。”

张端在心里更加佩服百花溪,他已经很久没听到父皇赞赏的话语。

元和帝吩咐窦公公将此事安排下去。

又拉着张端语重心长地说道:“端儿,你肯定在心里怪父皇,为何还不下旨策封你为太子……”

“儿臣不敢。”

“没有必要在父皇面前装,朕是过来人,什么都看得明白。”

张端不得不承认:“是有些不理解。”

“朕今日就告诉你原因,你的政治才能和学识虽比不上彻儿,但朕觉得并不影响什么,更重要的在于三点,其一,要有仁爱之心,才会施行仁政于天下;其二,会用人,让所有有才能的人为你所用;其三,懂得在朝堂之上平衡各方势力,不能让一方太过强大。今日父皇看到你有仁爱之心,甚是欣慰,希望你今后多在后面两点下些功夫,一旦有所领悟,朕必然下旨在朝臣面前封你为太子。”

听到这一番明确之言,张端甚是开心,不过也有疑问:“父皇,难道六弟这些都具备?”

元和帝叹口气:“彻儿的确是皇子中令朕最满意的,只可惜他太重视男女之情,这一点就足以让朕对他失望。”

张端内心窃喜:“儿臣一定会努力,不辜负父皇期望。”

元和帝叮嘱道:“朕知道你与武家走得近,但你毕竟是朕的儿子,是皇族人,要与朕一条心,武家将来只是你的臣子,千万不能沦为臣子的傀儡。父皇与你今日的谈话,希望你不要与武家提起,自己多琢磨琢磨。”

“是,父皇。”

“退下吧。”

张端离开皇宫,一路上想着元和帝对他说的话,也想起武石岳写下的“反”字,他不断告诫自己,他是皇族人,是父皇所生,怎能与武家做出谋反之事?

他决定,以后按照父皇叮嘱,好好努力,提升自己,等到他满意的那天,下了诏书,外公写下的“反”字也就毫无意义。

回到平王府,第一件事便是奔到柳如初房中,她坐在床边,面色已恢复,显然毒已解。

地上跪着一个侍女,哭哭啼啼,大喊冤枉:“夫人,不是我下的毒,我怎么可能会有万花之毒。呜呜……”

柳如初身边的侍女厉声说道:“夫人就是吃了你端来的银耳粥,才中的毒,不是你,又是哪个?”

柳如初看到王爷进来,正要起来拜见,被张端用手势拦住:“你的毒刚解,不必起身,本王与你一起审问。”

张端坐在柳如初身边,对跪着的侍女说道:“你既说不是你,就说出理由来。”

“王爷,银耳粥确系奴婢所端,但还有烧火,熬粥之人,再不济厨房里还有其他人,为何偏要怀疑我?”

贴身侍女又厉声问道:“同样的银耳粥,平王妃也吃了,她无恙,夫人却中毒,还说与你无关!”

跪着的侍女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想起来了,肯定起她下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