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身着粗布麻衣的柳如烟悄悄来到一处偏僻的宫殿。这里戒备森严,守卫森严,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这里是赵煜宸被幽禁的地方。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宫墙,借着夜色的掩护,将一小包东西抛过墙去。不一会儿,墙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一个年轻太监打扮的人影迅速捡起东西,隐入黑暗中。柳如烟确认东西已经送达,迅速转身离开。夜色中,她的身影如同一缕轻烟,悄无声息。
冷宫中,李婉儿呆坐在冰冷的地面上,华贵的衣衫早已污渍斑斑,曾经光彩照人的面容也变得憔悴不堪。她紧紧抱着双臂,身体微微颤抖,眼神空洞地注视着前方。一滴泪水从眼角滑落,她却毫无察觉。 冷宫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腐败的味道,令人作呕。老鼠在墙角窜动,发出吱吱的叫声,更增添了冷宫的阴森恐怖。
楚清歌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手中紧紧攥着楚怀瑾送来的信件。信纸已经被她反复摩挲,变得褶皱不堪。她眉头紧锁,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烛光映照在她脸上,显得格外苍白。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响起的更漏声打破了寂静。
“柳如烟还没有消息吗?”楚清歌停下脚步,看向身边的侍女。
侍女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还没有,小姐。”楚清歌叹了口气,走到窗边,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窗外寒风呼啸,树枝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王爷,探子来报,城外发现大批军队集结!”一个侍卫快步走进燕王的书房,单膝跪地禀报道。
燕王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终于来了!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明日清晨,向京城进发!”他走到窗边,望着京城的方向,眼中充满了野心和渴望。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光芒洒在大地上。
深秋的京城,落叶飘零,寒意渐浓。柳如烟一身粗布衣裳,头戴斗笠,低调地混迹在人群中,她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眼神锐利如鹰。几经周折,她终于打探到楚家旁系血脉被楚怀瑾藏匿在城外普陀寺。她立刻找了个隐蔽的角落,将消息飞鸽传书送出。
收到消息的楚清歌,眉头紧锁,她来回踱步,手指一下下敲击着桌面,思忖着营救计划。“柳如烟办事果然可靠,”她低声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给心腹,吩咐道:“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萧大人。”
萧恒收到楚清歌的密信后,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他面色凝重,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普陀寺……”他喃喃自语,随即唤来亲信,低声吩咐了几句。当天夜里,一支精锐的兵力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朝着城外的普陀寺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曹正的眼线也察觉到了楚清歌的异动。他阴鸷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立刻将此事禀报给了赵瑾瑜。“陛下,楚清歌暗中联络萧恒,意图不明。”曹正躬身说道,语气恭敬却暗藏锋芒。赵瑾瑜听后,眼神一凛,手中把玩着玉扳指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楚清歌……”他语气冰冷,仿佛淬了冰渣,“派御林军,去普陀寺!将楚家余孽和楚清歌,一网打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外普陀寺,秋风瑟瑟,落叶飘零。楚怀瑾得到风声,心知不妙,他立刻下令提前转移族人。老弱妇孺在寺中僧人的帮助下,悄悄从后山小路离开。楚怀瑾手按佩剑,面色凝重地站在寺门口,等待着与妹妹汇合。
远处尘土飞扬,一队人马疾驰而来。楚清歌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楚怀瑾面前。“哥哥!”她焦急地喊道。楚怀瑾看着风尘仆仆的妹妹,眼中满是心疼,“清歌,你来了。”他伸手扶住楚清歌的肩膀,“族人我已经安排妥当,我们这就离开。”
话音刚落,另一队人马也赶到了。御林军统领高举手中长刀,厉声喝道:“楚清歌,楚怀瑾,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束手就擒!” 周围的树林里,御林军士兵纷纷现身,将楚清歌等人团团围住。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保护族人撤退!”楚怀瑾抽出佩剑,高声喊道。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剑光闪烁,招招致命。楚清歌也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眼神凌厉,与冲上来的御林军展开激战。落叶纷飞,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激战中,楚怀瑾不断地将楚清歌和族人往树林深处推,“清歌,带着族人走!不要管我!”他奋力抵挡着蜂拥而至的御林军,身上已经多了几处伤口,鲜血染红了衣衫。
楚清歌眼眶泛红,她紧咬下唇,深深地看了一眼浴血奋战的兄长,最终还是听从了他的命令,带着族人向树林深处撤退。“走!”她语气坚定,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决绝。
深秋的树林,落叶铺满了地面,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萧瑟。刀剑碰撞的声音渐渐远去,只留下满地落叶和斑驳的血迹,无声地诉说着这场激战的惨烈。
“走!”楚清歌再次催促族人加快脚步,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柳如烟搀扶着一位年迈的楚家族人,低声道:“老夫人,小心脚下。” 老夫人点点头,紧紧抓住柳如烟的手,踉跄着跟上队伍。 树林里光线昏暗,灌木丛生,不时有族人被树枝绊倒,发出低低的呻吟。
一个孩子突然哭喊起来:“娘,我怕!” 孩子的母亲连忙抱起他,轻声安慰:“不怕不怕,娘在呢。” 她抬头望向楚清歌,眼中充满了担忧和期盼。
楚清歌回以一个坚定的眼神,继续带领族人向树林深处走去。萧恒安排的接应地点在城外二十里的一处隐蔽山谷,只要到达那里,他们就能安全了。
“还有多久才能到?”一个年轻的族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快了,”楚清歌安慰道,“再坚持一会儿。” 她目光坚定,步伐不停,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指引方向。
夜幕降临,树林里更加黑暗,伸手不见五指。一行人借着微弱的月光,艰难前行。突然,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什么声音?”一个族人惊恐地问道。
“不好,是追兵!”柳如烟脸色一变,低声说道。她迅速拔出匕首,警戒地环顾四周。
“大家小心!”楚清歌也拔出匕首,沉声说道。她将族人护在身后,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远处火把闪烁,马蹄声越来越近,显然追兵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御林军统领勒住缰绳,厉声喝道:“给我追!一个也别放过!” 数十名御林军骑兵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保护族人!”楚清歌高声喊道。她迎着冲上来的骑兵,挥舞匕首,展开殊死搏斗。
柳如烟和几个年轻的族人也加入了战斗,他们用手中的武器,顽强抵抗着御林军的进攻。刀光剑影,喊杀声再次响彻树林。
一个孩子吓得大哭起来,他的母亲紧紧抱着他,瑟瑟发抖。 一位老者被马匹撞倒,发出痛苦的呻吟。
楚清歌奋力抵挡着御林军的攻击,但她寡不敌众,身上很快多了几处伤口。 她咬紧牙关,目光坚定,没有丝毫退缩。 她知道,她必须坚持下去,为了族人的安全,为了复仇的希望。
柳如烟换上一身不起眼的粗布麻衣,头戴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戒备森严的京城。她按照我提供的线索,辗转多处,终于在一个隐蔽的院落里找到了楚家旁系血脉。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如同惊弓之鸟,见到柳如烟带来的信物,才稍微放松了警惕。柳如烟安排他们分批离开京城,前往预定的安全地点。她办事稳妥,心思缜密,安排妥当后才离开京城,向我汇报了情况。
我收到柳如烟的消息后,立刻修书一封,绑在信鸽的腿上,放飞了出去。信鸽穿过连绵的群山,最终落在了楚怀瑾的肩头。他拆开信件,目光如炬,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信中详细说明了楚家旁系血脉的安置情况,以及我接下来的计划。楚怀瑾看完信后,立刻召集了楚家残余的势力,开始秘密训练他们,为即将到来的复仇做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深人静,我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点燃了一支安神香。袅袅的香气,却无法平复我内心的波澜。我闭上双眼,努力让自己进入预知梦的状态。迷蒙之间,我看到李婉儿和曹正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密谋,他们计划陷害萧恒,夺取他在朝中的势力。我猛地睁开双眼,冷汗浸湿了衣衫。时间紧迫,我必须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萧恒。
我立刻提笔写信,将梦中所见详细告知萧恒,并建议他暗中收集曹正的罪证,以防万一。信件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萧恒手中。萧恒看完信后,眉头紧锁,他深思熟虑后,觉得我的预知梦并非空穴来风,于是开始秘密调查曹正,果然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几天后,萧恒在朝堂上当众揭发了曹正的罪行,并呈上了确凿的证据。曹正百口莫辩,被赵瑾瑜下令打入天牢。李婉儿失去了曹正这个得力助手,在朝中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赵瑾瑜也开始怀疑李婉儿的忠诚,对她的态度逐渐冷淡下来。李婉儿眼见自己苦心经营的局面即将崩塌,心中焦急万分,却也无计可施。
我并没有就此罢手,我开始暗中引导赵瑾瑜对燕王产生忌惮。我利用各种渠道,将一些似真似假的消息传递给赵瑾瑜,暗示燕王有不臣之心。赵瑾瑜生性多疑,听到这些消息后,内心开始动摇。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派出了心腹,秘密调查燕王,搜集他意图谋反的证据。
燕王府邸,灯火通明。燕王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封密信,脸色阴沉。“王爷,王妃请您过去用膳。”侍卫禀报道。燕王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火炉里,看着它化为灰烬,冷冷地吩咐:“摆驾!”他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室的寂静与阴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