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同志们辛苦了……

低头看伊达宗树。

他果然是求仁得仁。被一刀致命。

不是割喉。

是扎心口。

正面插入。正中心窝。很漂亮的手法。

冷酷。

利索。

这个早川晴子,是个行动高手。

真是看不出来。她之前是弹琵琶的啊!谁能想到,弹琵琶的手,杀人居然也如此简单。

好吧,只要杀的不是自己就行。

无论是谁杀日本人,他都支持。

哪怕是日本人自己杀自己……

转头看着邱英鹏和王申。慢悠悠的说道:“你们两个意下如何?”

“我说……”王申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他其实不怕张庸。

他害怕的是早川晴子。这个女人,完全疯了。

居然一刀杀了伊达宗树。

她知道伊达宗树是什么人。居然还是杀了他。

这意味着,她已经是彻底背叛大日本帝国。她已经是豁出去了。完全不顾后果了。

他不想死。

就不能给这个疯女人动刀的机会。

否则……

“我从杭州来……”

“押钱到来?”

“是。”

“钱呢?”

“在明珠路25号。”

“地址没有错吗?”

“没有。”

王申惊恐的回答。

当然没错。此时此刻,他哪里还敢撒谎。

早川晴子手里的匕首还在滴血呢!这个疯女人,匕首始终没有放下。

对于她来说,杀一个是杀,杀两个也是杀。

她连伊达宗树都敢杀,他们几个算什么?比捏死几只鸡还容易……

“还有呢?”

“我……”

“我只给你一次机会。”

“我说,我都说。我这次来南方,是新京那边的安排……”

“来人!”

张庸摆摆手。

让人搬来桌凳。还有纸和笔。

就摆在外面的空地上,跟小学生考试似的。让王申慢慢写。

他是老师……

嗯,不对。记错时空了。

但是,白纸黑字的写下来,肯定没错的。

可以断断续续的写。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写出来。榨光他的价值。

目光又落在邱英鹏的身上。

“我是生意人……”

“我知道。”

“我的任务是赚钱……”

“我知道。”

“情报方面,我了解不多……”

“我知道。”

张庸神色平静。人畜无害。

似乎对邱英鹏的言语非常理解。可是,邱英鹏却是额头冒汗。

对方的态度,很冷漠啊!

冷漠的后果就是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结果就是……

早川晴子上来就是一刀。

这个疯女人,杀人的手法还真是冷酷。

伊达宗树如果知道她会如此疯狂,应该不敢那样刺激她吧。他完全是找死啊!

“我,我,我知道一个事情……”

“说。”

“金陵那边,总统府……”

“说。”

“总统府里面有我们收买的人……”

“哦?”

张庸眉毛上扬。

总统府里面,有川岛芳子安插的人?

是谁?

这可是致命的隐患啊!

如果是日寇的话,地图是会提示的。但是,汉奸就没办法了。

如果川岛芳子安排的卧底,是华夏人的话。地图也无能为力。只能是依靠他张庸的智慧,自己想办法搞定。

唉……

又是考验智商的一天。

“你和他有联系?”早川晴子忽然问道。

“没有。”邱英鹏急忙回答。

“那你怎么会知道?”

“我也是无意中听到的。是川岛芳子亲口说的。”

“她怎么说?”

“有一天,她喝醉了,模模糊糊的说,在总统府里面有我们的人……”

“是吗?”

张庸暗暗狐疑。

总统府里面的奸细。难道是说汪兆铭?

这家伙才是最大的汉奸好吧?

但是,又感觉不像。

在汪兆铭的眼里,川岛芳子是上不得桌面的。

无论是在叛逃前,还是叛逃后,汪兆铭的地位,都要比川岛芳子高得多。

在日本人的眼里,汪兆铭的作用,也要比川岛芳子什么的重要的太多了。

换言之,就是川岛芳子根本不可能收买汪兆铭。

而且,汪兆铭身边的人,也不需要川岛芳子的收买。所以,这个内奸,肯定不是汪兆铭身边的。

川岛芳子要收买的,肯定是老蒋身边的人。

唉,伤脑筋……

同时,隐隐间,张庸又感觉,邱英鹏没有完全说实话。

他没有足够的整局。纯粹是直觉。

但是,对于自己的直觉,他也是有几份自信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抄。他现在就是差不多这样。

在特务行业里面混了一年多,他的眼力也多少锻炼出来了一点。综合判断邱英鹏可能隐瞒了一些关键信息。

狡猾的间谍都是这样。招供都跟挤牙膏似的。

他不是不说。

他断断续续的说。挑些不重要的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避免挨打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拖延时间。目的都是为了掩盖最核心的事实。

然而,他暂时还无法发现,邱英鹏隐瞒了什么。

这时候,陈海过来了。

“组长!都搬完了。”

“多少?”

“总共是七个麻袋。每个麻袋大约三千枚。总共两万一千枚银元。”

“好!”

张庸点点头。看着邱英鹏。

邱英鹏急忙点头。

“是七个,是七个……”

“只有大洋?”

“其他的,都被拿走了。”

“谁拿走了?”

“川岛芳子派来的人。他们将银票什么的,全部拿走了。”

“为什么这些大洋没有换成银票?”

“本来是要换的。按照计划,上个月就要兑换。后来因为有事情耽搁了……”

邱英鹏语调苦涩。

如果张庸来晚一点,钱财都不在了。

不过,如果是没有钱,说不定会更加糟糕。说不定会被直接一刀捅死。

对方完全是要钱不要命的主啊!

“来人。”

张庸又吩咐搬来桌凳。准备纸和笔。

让邱英鹏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写下来。口头说的记不住那么多。白纸黑字才是王道。

这个家伙,招供的时候非常不老实,多半有巨大秘密。

下一刻,张庸亲自去搜。

将药材铺的里里外外,全部翻一个遍。

一些比较大的药材,甚至用刀从中间劈开,看里面有没藏货。

结果还真是有发现。

“组长。发现两台照相机,还有胶卷。”

“哦?”

张庸神色一动。

两台照相机?要来做什么?

邱英鹏的角色,需要用到照相机吗?不对劲……

仔细检查。发现是两台佳能相机。纯正日本货。质量非常不错。一看就是精品。

问题是……

邱英鹏需要照相机做什么?给药材拍照?

转头看着邱英鹏。

邱英鹏的额头开始冒冷汗。

张庸就知道这里面有文章。

果然,这个家伙,避重就轻呢!之前的招供,都是无关紧要的。

行,让你慢慢冒汗吧!

随手拉过一张凳子,坐下来。

朝早川晴子努努嘴。

早川晴子挥舞匕首。

“我说,我说……”邱英鹏顿时撑不住了。

该死的!

疯女人别过来啊!

照相机被发现了。胶卷也被发现了。抵赖还有什么意义?

谁知道这个疯女人,会怎么对付自己?

如果是一刀杀了,还简单了。就怕她一刀没有杀死,那就……

“我是用来拍摄龙华机场的。”

“怎么拍?”

“我每个月都去坐一次飞机,从上海飞往金陵,然后在那边住两天,然后又飞回来……”

“在机场的时候,顺便拍摄军用飞机?”

“是的。”

邱英鹏急忙回答。

张庸感觉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拍照,需要坐飞机?

以前的龙华机场,根本是无掩鸡笼,外人都可以随便进出的。

一定有蹊跷……

忽然灵光一闪。

“你去金陵,其实是送钱给总统府的那个汉奸,对吗?”

“不是,不是……”

邱英鹏下意识的否认。然后发现糟糕了。

他的否认,和承认差不多。

果然,张庸神色不动,慢条斯理的问道:“他是谁?”

“我不认识……”邱英鹏急忙说道,“我们也没有见过面。我都是将钱放在指定的地点,然后走人。”

“真的不认识?”张庸半信半疑。

忽然,一个缥缈的声音传来,“胶卷……相片……”

张庸眼神逐渐明亮。

默默的看着邱英鹏。

邱英鹏不由自主的避开他的目光。

张庸将照相机拿过来,慢悠悠的说道:“胶卷里面有他的相片,对吗?”

“没有……”邱英鹏又是下意识的否认。

然后又发现不对。

不是他心理素质不行。是……

胶卷里面的确是有对方的相片。

刚才,他才发现这个问题非常致命。是他自己违规操作。

他每个月重复送钱。数量还不少。于是多多少少有些好奇。想要知道对方是谁。可是,他是不可能和对方见面的。这是纪律。他不敢违反。但是,他忍不住躲在暗处,用照相机拍下往来的人群。

其实,他不知道对方是谁。可是,他觉得,对方肯定在人群中。

只要反复的比对相片,就能确认目标。

于是,琢磨就成了一种乐趣。

间谍的生活,其实有时候也很无聊。琢磨可以很好的打发时间。

然而,他不敢将相片洗出来。

他也知道相片一旦曝光,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他是想着,一旦出事,立刻将胶卷拉出来,曝光。然后就没事了。胶卷曝光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可是,他没想到,张庸来的那么快。他根本没来得及反应。

等他意识到不妙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处理了。这时候的他,知道自己死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一的希冀,就是照相机不要找到。

或者是找到。但是不懂得操作,将里面的胶卷意外曝光。

然而,最终出现的却是最坏的情况。

张庸拿到了相机。

胶卷也没被曝光。

而且,张庸还准确的推测到,那个内奸,就在拍摄的相片当中。

这就非常要命了……

邱英鹏觉得自己左右都是死。

他无意中出卖了那么重要的卧底,还能活命?

这不,连早川晴子都收回来匕首。显然是觉得没有必要杀他了。他已经死了。

对于一个间谍来说,他,邱英鹏,已经终结。

“你们继续。”

张庸决定立刻去将相片晒出来。

他也很想知道,这个内奸到底是谁。居然卧底到了总统府里面。

需要马上晒相。

第一时间想到新时代照相馆。

四马路那个。

地下党据点。

“陈海。”

“到。”

“跟我走。”

“是。”

张庸迅速出发。

来到新时代照相馆附近。

意外。

地图显示,这里居然有五个黄点。

做什么?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地下党?是正在举行会议吗?

呃,好像来的时间不对……

看看手里的胶卷。要不要换个照相馆?

最后摇头。

如果是地下党开会,岂不是正好?

正好进去看看未来的各位大佬……

上次那么多大佬开会,他没有进去。后来始终觉得有些遗憾。

这次必须进去。

礼貌巡视一番。

然后和这个握握手,说:“同志们辛苦了……”

又和那个握握手,拍拍对方的肩头,语重心长的说:“同志,好好干,我看好你哦……”

哈哈!

估计会被打死。

如果是有熟悉的人,估计会脸色铁青。

打定主意。

去!

“滴滴!”

“滴滴!”

放慢车速。故意大声的按喇叭。给对方提一个醒。

免得猝不及防的,双方发生误会。擦枪走火,那就悲剧。那就不是同志们辛苦了,而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果然,发现那些黄点有移动。显然是已经注意到了。

行,那就没事了。

故意慢慢的前进。

看到门外站着那个小女孩。应该是负责望风的。

看到有车辆过来,她立刻转身跑进去。应该是通知里面的人。果然,是一个聪明的小女孩啊!十三年以后,估计也是大姑娘了,正好可以迎接新中国……

停车。

下车。

张庸故意放慢脚步,给对方充足的隐藏时间。

他以为那些地下党会转移的。结果,并没有。他们依然是聚集在照相馆里面。

好吧。他们都没有武器。那就没事了。

只要他张庸不开枪,大家就相安无事。

来到照相馆门口。

进去。

横扫一眼四周。

意外的,居然没有一个熟人。

都是陌生人。

他们的目光,非常自然的落在他张庸的身上。

没有什么异常。都是高手。

侧面说明,应该都是有一定级别的。以后至少也是县团级。

对于前世的张庸来说,街道主任都是很大的官了。何况是县团级?说不定里面以后还有可能出一两个地市级……

挪开目光。装作谁也不认识。

“老板!”

“在,在,张队长……”

“我现在是督察专员。叫我张专员。”

“好咧,专员大人……”

“帮我将这两个胶卷都晒出来。”

“好的。”

“我就在这里等。晒好以后,立刻给我。”

“明白。明白。”

“胶卷很重要。不要搞坏了。”

“不会,不会。”

赵老板立刻拿着照相机进去暗房忙碌了。

张庸又扭头看着周围的几个人。很想和他们握握手,说,同志们辛苦了。

但是终于不敢。担心被未来大佬们群殴。

忽然耳边传来一个缥缈的声音:“电台……黄志成……”

张庸心思一动。

这是谁的心声?

应该是身边某个地下党的。

他们在担心黄志成?

他们居然知道黄志成的真名?

不对……

黄志成或许也不是真名。

就好像刘新杰,他的真名到底是什么,可能他自己都忘记了……

但是,他们为什么如此紧张呢?

难道黄志成还没从租界里出来?

哦,有可能。

日寇还没解除对租界的封锁。黄志成没办法出来。

张庸也无法直接提供帮助。

他不可能揭破黄志成的身份。那样会很危险。

所以,张庸是带着自己的人马从租界里面出来的。他身上一堆通行证,自然是畅通无阻。

事实上,那些日寇要抓捕的是,是特高科的“叛乱分子”,如果黄志成的胆子足够大,是可以出来的。但是,考虑到三部电台的重要性,黄志成肯定不敢冒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了想,张庸漫不经意的说道:“伱们这几天最好不要去租界那边。否则,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租界发生什么事了?”一个络腮胡问道。

“日本人在抓捕他们内部的叛乱分子。”张庸说道,“暂时封锁了租界出口。”

“他们内部的叛乱分子?”

“对。日寇有内讧。东京二二六事变以后,日寇陆军和海军、陆军和特高科之间,都有内讧。相互残杀。”

“还有这样的事?”

“所以,你们没事不要乱跑。免得节外生枝。”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

于是继续沉默。

张庸也没说话。

耐心的等。

终于……

相片晒好了。

张庸拿过来,仔细查看。

忽然,一个人影引起了他的注意。

谁?

就是那个女人。

带他进入总统府里面那个。但是始终不知道名字。

仔细看,确实是她。

狐疑。

难道是她?

继续看其他相片。

结果,又有一个熟悉的人影进入。

又是一个总统府的工作人员。他不认识。但是多次见过面。

呃……

这就有两个嫌疑人了。

继续看。

结果,第三个嫌疑人又出现了。

也是总统府的一个工作人员,女的,曾经和张庸有过非常短距离的接触。

就是那次会议,让张庸去坐着。他像是坐蜡似的,苦苦煎熬了两小时。当时,相片上的女人就坐在他的旁边。

然而,张庸并不知道对方是谁。

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属于哪个部门。又是负责什么的。

在总统府里面工作的人员,都是穿着深色的中山装。即使女人也是如此。但是上面没有工牌什么的。

看完所有的相片。

迷惑。

有三个人,是他认识的。

可是,那个内奸,也有可能是他没有见过的。

总统府那么大,在里面工作的人那么多,他张庸不可能全部认识。也不可能全部记住。

那……

相片没用吗?

当然不是。

相片提供了线索。提供了调查的方向。

只要根据相片提供的线索,一直调查下去,应该是能找到那个内奸的。

嗯,理论上是这样。

问题是……

不好意思,他张庸不擅长调查。也懒得去做那样的水磨工夫。

这种专业的调查,其实更适合林北秋,或者栗元青他们。还有警署那边的吴松龄也行。但是他们都没有权限。

开玩笑,调查潜伏在总统府里面的奸细啊!

岂能乱来?

如果真的要调查,必须和林主任先打招呼。

否则,哪怕是你将奸细找出来,也没有功劳。说不定还会被针对。分分钟都被穿小鞋。

现在的他,对官场里面的龌龊事,也已经是有所领悟。

不能埋头做事。得察言观色。

抓奸细这种事,一定要得到领导的允许。不能擅自做主。

否则,奸细抓出来了。领导猝不及防。那岂不是很被动?

回头就找机会收拾你……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奸细找出来,然后搞一个“意外事故”,将他灭口。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不用写报告。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就是有人意外身亡而已。

将相片收起来。

明珠路25号,还有王申的钱财呢!

日谍要抓,内奸要抓,但是捞钱也很重要。没有钱,怎么买武器弹药?

他现在难得三分钟热度,想要为国家做点贡献。

“谢了。老板。”

张庸拿出两个大洋。放在柜台上。

正好看到那个小姑娘进来。于是也递给她两个大洋。

“给你买糖吃……”

小姑娘眼睛一眨一眨的。想伸手。又不敢。

张庸于是将大洋直接放她手里。

走出两步,忽然又折返回来,对老板说道:“书店那边,你处理的怎么样了?”

“书店?”老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让你将书店盘下来吗?忘记了?”

“这个……”

“哦。忘记给你钱了。”

张庸拿出一沓法币。大约五百元的样子。

他现在很多法币,必须赶快用出去。否则,屯在手里的时间越长,贬值越多。

“专员……”

“将书店盘下来。随便做什么生意都行。”

“好的……”

“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就说是我张庸要的。哪个张庸,复兴社特务处的张庸。军政委员会督察专员那个张庸。谁要是不服,来找我。或者伱给我打电话也行。我给你电话号码。你打去给他。他叫石秉道。也是你的老熟人了。”

“好……”

“你说也是奇怪。我之前在天津卫,居然看到一个人,和之前的书店老板非常相似,我差点以为是他。”

“那个……”

“尽快。我回头检查。”

“好的。”

“走了。”

张庸摆摆手。带着队伍离开。

小主,

背后,赵老板和其他几个人互相对望一眼。都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方怀州没事。

他去了天津。

这个张庸,也算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信息。

然而,老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们又紧张起来。

……

张庸离开四马路。

这时候,天色已经逐渐黑暗。

又一天过去了。

但是,还不能收工。还没赶到明珠路25号。

穿街过巷……

忽然,无意中看到一个瘦削的人影。

咦?

林北秋?

是他吗?

张庸意外。下意识减速。

扭头。仔细看。没错。的确是林北秋。他确实是来到了上海。

迅速在地图上标注。

奇怪……

林北秋怎么来上海了?

他是临时来有事的吗?

停车。

准备去和他打个招呼。

对于林北秋的调查能力,张庸还是非常认可的。

传统的调查方式,对方非常在行。

如果张庸有权限的话,肯定会让林北秋秘密调查总统府的奸细。

忽然,地图边缘出现一个黄点。黄点一直朝着张庸这边过来。张庸暗暗疑惑。于是没有下车。先看看再说。

结果,一会儿以后,一辆车来到林北秋的附近。停车。有人下车。

张庸眼神一闪。发现是栗元青。

栗元青似乎认识林北秋。他朝林北秋走过来。林北秋也看到了他,于是走过去。

很快,两人汇合到一起。然后握手。交谈。上车。随即,栗元青开车逐渐远去。

张庸:???

林北秋和栗元青……

他们居然是认识的?

那林北秋来上海,是来找栗元青的吗?

为什么?

他来找栗元青有什么事?

等等……

忽然间,张庸发现,表示林北秋的白点,隐约泛黄……

咦?

这是什么意思?

是代表林北秋已经染黄?已经算半个地下党?

“好事啊……”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还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红党的。

毕竟,历史证明了,只有红党才能建立新中国。红党那边的人才当然是越多越好。

老蒋一手王炸,打的稀巴烂。他没得怨,只能怨自己。

但凡是二战后期,他能够打的稍微好一点,不出现豫湘桂大溃败这么悲惨的战绩,他还是国际巨头之一。还是可以争取到很多援助的。

只可惜,豫湘桂大溃败,让盟国大跌眼镜,再也不信任他了。

开罗会议还是三巨头之一。到雅尔塔会议,就不见他影子了。

唉,都是命啊……

继续前行。

又有两个黄点进入地图边缘。

好奇。

于是决定去看看。

因为黄点是无法标注的。所以,张庸也不知道是谁。

每次发现黄点,都有开盲盒的感觉。

静悄悄的靠近。发现其中一个是石秉道。另外一个是马鸣。

唔,就是那个受伤了,被国军士兵带着从大西北一路来到上海滩的红军连长。经历令人难以置信。

他和石秉道接上头了?

应该是。

红党毕竟是红党,组织是很严密的。

哪怕是一个脱离了队伍的红军连长,也会尽可能的寻找组织,重新回到组织怀抱。

这就是红党的凝聚力所在。

如果是某些国军,估计散了就散了,再也不回去了。

好奇。

不知道石秉道会如何安排马鸣?

按理说,马鸣应该回去原来的部队。这是规定。但是,此去陕北,千里迢迢,岂能说走就走?

他过来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走的,可能是将毕生的运气都用尽了。这才安全到达上海。居然没有什么损伤。可是,再想回去,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随时可能挂在路上。

提到土匪……

周公都有一次非常危险的经历。

真不是开玩笑……

路过。

静悄悄的没有打扰。

来到明珠路25号。

里面居然有人住。还是一个女人。

估计是王申的姘头。

没说的。干活。抓人。然后掘地三尺。

结果……

很快找到所谓的钱财。

都是法币。

数量不少。

可能有五十万的样子。

如果是大洋的话,张庸或许还能高兴一下。

然而……

法币……

唉,知道的太多其实不是好事。

明知道法币会迅速贬值。还缴获那么多的法币。他现在都没有用途花出去。

外国人不要法币的。他们只要银元。

花旗银行、丰汇银行也不收法币的。

国内的银行,也只能用银元来兑换法币。但是无法用法币兑换银元。

所以,法币只能在华夏境内流通。并且,和银元的比率在不断割裂。

最多到明年,可能就要两元法币,甚至三元法币,才能在黑市上兑换一个大洋了。

悻悻的回到白鹤路药材市场。

这时候,已经完全天黑。但是,王申和邱英鹏还在情报。

小主,

张庸拿起来看了看,发现写的密密麻麻的,跟鬼画符似的,又都是繁体字。一眼扫过去,居然没认出几个来。

唉,累……

算了,这种事,还是交给别人去做吧。

“王豫川!”

“到!”

“你负责看着他们。我们先回去026后勤基地了。”

“是。”

张庸随便安排一下。

然后带着队伍返回206后勤基地。

将带回来的法币,还有大洋什么的封存。大洋自己用。法币准备上缴。

上缴哪里?

龙华机场。

吃饭。洗澡。睡觉。

半夜,感觉有人钻入自己被窝。

知道是早川晴子。

也罢,来者不拒。

一番折腾……

结果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

睁眼。看到外面阳光灿烂。但是早川晴子不在身边。

唉,这个女人……

真是美女蛇啊!

试图用美色来消灭自己。

结果,他偏偏还上当了。

她们用美色轻松的将他打败了……

摸摸自己的腰。还酸痛酸痛的。幸好年轻……

胡思乱想。

起来。

地图显示,外面有一个黄点。

不用看,一定是石秉道。026后勤基地里面,只有他一个黄点。

结果,开门出去,意外发现,是包锐。

就是潜伏在上海站的另外一个地下党。和余飞是一起的。都是精神小伙。

“专员!”

包锐立正敬礼。

张庸点点头。举手还礼。

其实,他们都没有穿军装,似乎不应该行礼。

然而,这是戴老板的规矩……

“什么事?”

“专员,我们站长请你回去站里一趟。”

“好的。”

张庸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贾腾英找自己?应该没什么大事吧。但是为什么不打电话呢?

于是准备出门。

一个黄点从地图边缘出现,向206后勤基地过来。

判断可能是石秉道回来了。

昨晚都没有看到他。不知道是和马鸣去做什么了。

果然,一会儿以后,石秉道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标准的二八大杠。张庸给他配的。

他不会开车。也不可能给他配备司机。那只有骑车了。

还好。石秉道的自行车骑的很不错。正好是来去自如。

“石老板。”

“东家。”

“昨晚忙什么去了?”

“我去四行仓库看了看。发现真的被火烧了。”

“不是前两天的事吗?”

“昨天才解封的。之前警察署围蔽起来了。”

“哦。”

“真是没想到,四行仓库也会起火。还是那么大的火。”

“呵呵。”

张庸不置可否。

差点说出事在人为四个字。幸好最后忍住。

这又不是意外。是精心准备的。当然要搞的大一点,隆重一点。这样报损的时候,才能尽量的夸大嘛。

但是你也不用太着急。过两天就开始重建了。

重建又是一笔钱。

当然,这些事,不能和石秉道细说。

出门。

前往特务处上海站。

敏感的发现,这里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太对。

所有人都行色匆匆。低着头。不敢多说话。

哦?有大领导来检查?

谁呢?

好奇。除了我张庸,还有哪个大领导?

郑介民和唐纵都不在国内。戴老板远在岭南。李伯齐在金陵。还有哪个大领导?

莫非是周伟龙和王世英?

来见贾腾英。

发现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来回踱步。烦躁不安的样子。心神不宁。

“贾站长。”张庸轻声叫道。

“哎,哎……”贾腾英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出来迎接。

“站长,你这是……”

“哎,赵理君和陈恭澍又闹起来了。”

“闹?”

“两人干了一架。两个都住院了。”

“啊?”

张庸惊讶。

这两个家伙,还真是水火不容啊!

之前在天津卫的时候,陈恭澍和赵理君,就不太合得来。但是倒也没完全翻脸。

后来赵理君去了汉口站,陈恭澍来上海站,两个不在同一个地方了。似乎相安无事了。没想到,猝不及防的,两个又打起来了。战况似乎还挺激烈。居然两个都住院了。牛!

“动枪没?”

“这个倒是没有。动枪就不得了了。”

“动刀了?”

“动了。”

“哦。”

张庸点点头。

原来是动刀了。难怪要住院。

这两个都是四大杀手之一。都是行动高手。手底功夫都很强。

虽然是动刀。那也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真的会搞出人命。

难怪贾腾英如此焦躁。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明摆着是他无法约束这两个桀骜不驯的家伙。戴老板知道,少不得又一通骂。

老好人有个弊端,就是别人不会顾忌你面子。

“赵理君来做什么?”

“玩。”

“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汉口哪有上海好玩?”

“也对。”

张庸点点头。

原来是赵理君闲得蛋疼来着。

也是,汉口站没什么事干。也没有什么危险的任务。

好像赵理君这样的杀手,必须时刻冲在第一线啊!杀日寇,杀汉奸,都是他们的强项。

窝在汉口站,的确是浪费了。无事生非……

“要不,我向处座建议,将赵理君调去天津站做站长?”

“那你师父呢?”

“去重庆。”

“重庆?”

“对。去重庆建立新站。”

“这,你师父能同意吗?”

“我负责做他的思想工作。”

“这……”

贾腾英没有立刻表态。

他也知道是赵理君太清闲的缘故。所以惹是生非。

如果调去天津站,那边一天到晚都有很多任务,赵理君就没有时间来搞事了。

凭心而论,赵理君杀汉奸,杀日本人都不错。

这个家伙就是一把刀。闲不住那种。必须给他挥刀的目标。不然就会伤害到自己人。

张庸的建议,确实是不错的办法。一劳永逸。

估计处座也会同意。

就是将李伯齐调去重庆,那是明显的降职。

须知道,李伯齐现在是主持总部的工作啊。

“就这样。”张庸当场决断,“你来草拟电报,我来署名。”

“你要不要和你师父通个电话?”贾腾英有些担心,“万一你师父误会了处座……”

“同时给鸡鹅巷总部也发一份就行了。”

“你想好了。”

“没事的。我来负责。”

张庸言辞决绝。

李伯齐就算不同意也无所谓。

最多被骂一顿。

他又不是没被骂过。早就习惯了。

然后私底下,他会告诉李伯齐,沿海守不住,重庆会是陪都。

在未来的七八年时间里,重庆都会非常重要。

这算僭越吗?

算。

他居然插手特务处最敏感的人事调动。

甚至是站长级别的!

但是,无所谓。他不怕。他就是插手了。

你戴老板爱听就听。不听的话,自己处理。他以后懒得管特务处的破事!

当然,有好处也没有特务处的份……

“好吧!”

贾腾英确实头痛。

除了张庸的建议,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估计处座知道了,在骂人之外,也会头痛吧。赵理君和陈恭澍不对付,会严重内耗。

相反的,一个去天津,一个在上海,遥相呼应。大家相互竞争。说不定反而是好事。

于是草拟电报。

张庸签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是自己提议的。

最后确信没错。

发出。

一份发给远在岭南的戴老板。

一份发给鸡鹅巷总部李伯齐。

然后……

张庸就不管了。

他的意见已经表达了,爱咋咋的。

【未完待续】

问起内讧具体起因。

贾腾英满怀感慨的说道:“都是那个日谍……”

“哪个日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