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厕所里面摔倒了。好像摔倒了脑袋。”
“哦……”
张庸和对方打着哈哈。
表面上却是殷勤备至的将对方搀扶进入电梯。
顺手在对方的西装口袋里面摸了摸。摸到几张零碎的美元。好。贼不留空。这也是自己的。
“几楼?”
“四……”
“好!”
张庸有点意外。
费新庆居然也是在四楼?
上来四楼。出电梯。费新庆迷惑的指引房间。
张庸意外发现,自己的房间,就在费新庆隔壁。真的是隔壁。紧挨着的。
真是巧了。
打开房门。
张庸的眼神忽然一亮。
看到了一个藤条箱。瞬间,浑身一阵激灵。
现在的他,对藤条箱有应激反应。满脑子都是从黄石路消失的那个藤条箱。
他的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这边是上海。不是金陵。黄石路是在金陵。黄石路出现的藤条箱,不可能出现在上海。但是,藤条箱依然阴魂不散。一天没找到,他都念念不忘。
将费新庆扔到床上。
玛德。这个狗日的日谍。居然要老子伺候。
行。这个藤条箱。老子拿走了。
回头看费新庆。发现他好像睡着了?还是再次昏迷过去了?
好。先打开藤条箱看看究竟。
研究。
打开。
发现里面塞满各种棉絮。
棉絮的中间,是一封一封的现大洋?
仔细看。没错。是现大洋。封好的。
一封一封的。每封都是50个。可能有几十封?
现大洋携带真的是非常累赘的。一万现大洋的重量,足足有六百多斤。一个人是绝对携带不了的。
个人极限,最多携带2000大洋。重量大约120-150斤。
失望。又是大洋啊!
如果是有帮手的话,当然没问题。
问题是,他现在没有帮手。自己一个人无法全部搬走。
除非,是将藤条箱整个带走……
咦?
好像可以哦。
反正费新庆昏昏沉沉的。带走也没事。
等对方回头醒悟过来。自己矢口否认。对方也没办法。对方是日谍,不敢硬来的。
说干就干,张庸拖着藤条箱,出门。来到电梯前。
藤条箱没有轮子。拖着有点累。
用力拖入电梯。
下来一楼大堂。
准备拖到门口。
阿芙萝看到了,含笑问道:“张先生,您需要帮忙吗?”
“不用。”张庸摇摇头。
一百多斤的石头,他肯定是扛不起来的。
可是,一百多斤的大洋,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拖出去。
如果是一百多斤的金条,他能扛起来跑得比博尔特还快!
“我打个电话。”
“您请。”
阿芙萝甜甜的说道。眼角带着媚意。
张庸装作没看到。
不好意思,我现在坐怀不乱。
两千大洋,比美女值钱多了。
小主,
拿起话筒。
忽然,阿芙萝秀眉轻蹙,悄悄的伸手去摸自己的后脑勺。
张庸明知故问,“你头痛吗?”
“不是。”阿芙萝咬唇回答,“我走路摔跤。不小心磕到了。”
“哦……”张庸于是低头打电话。
你知道就好。
是你自己走路摔跤的。
不是我打的。
哈哈!
伸手。拨号码。
不是打给026后勤仓库。是打给秋山重葵。
日寇驻上海总领事馆的电话有没有监听?估计是有的。
但是,打给秋山重葵的电话应该例外。
秋山重葵肯定不愿意自己的电话给监听。估计其他总领事也不愿意。
比如说军统监听电话,绝对不可能监听委座的、夫人的,还有其他各个军政大佬的。谁不懂事,谁就倒霉。
当然,在电话里面说秘密是不可能的。
那边还有总机。
“么西么西……”
“找总领事。”
“你是……”
“土曜!立刻转接过去。”
“是。”
总机开始转接电话。
张庸歪着脑袋想了想。难道总机也知道土曜?
或者是根本不清楚。但是不敢怠慢?
下次得学一点点日语。能唬人就行。
“嘟嘟……”
“嘟嘟……”
那头的电话铃一直响。
张庸十分有耐心。毕竟,现在是凌晨一点多。夜深了。
如果没有意外,秋山重葵肯定睡觉了。
终于,有人听电话了。
开口是日语。
张庸听不懂。
但是没关系。他会汉语。
“别睡了!起来嗨!”张庸对着话筒大声吆喝。
旁边的阿芙萝惊讶的看着他。
这是做什么?
好像是故意打扰别人休息?
“八嘎!是你!”
电话那头的秋山重葵立刻听出来了。
是张庸那个王八蛋的声音!
他故意的。故意三更半夜的来电话!故意将他叫起来!
八嘎!
可恶!
见过坏的。没见过这么坏的。
迟早弄死这个王八蛋!
“晚上好!”张庸一本正经的回答,“我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问候你一声!”
“八嘎!你找死!”秋山重葵气不打一处来。
“我都还没睡呢!你睡个毛线!”张庸说完,将电话挂了。
哈哈。感觉好过瘾。
仿佛是又获得精神胜利的阿Q……
哼!
想睡觉?做梦吧!
以后有事没事就打电话去骚扰一下。
他可以不接的。但是,说不定就错过什么重要的电话了。
抬头看到阿芙萝迷惑的目光。
于是笑了笑,解释说道:“哦,我是和朋友开个玩笑。”
阿芙萝甜甜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但是,张庸刚才拨打的号码。她早就记住了。
不但记住。还知道张庸是往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打电话了。
这个家伙……
好像挺有趣的。也坏。
三更半夜的故意将别人吵醒。故意折磨别人。
张庸也笑笑。
继续打电话。
这才是正事。
叫人来将藤条箱拿走。
不久,田七开着车过来。将藤条箱搬上车。走人。
张庸则是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
给了钱的。肯定得住。
这一觉睡到十分舒坦。
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天色大亮。
看看手表。哦。已经早上十点多。好像也没有睡多久嘛。
继续睡。
直到十一点多才起来。
发现费新庆已经去了二楼的餐厅。于是也下来了。
大摇大摆的走过去。
费新庆会怀疑是他拿走的藤条箱吗?
没关系。随便怀疑。他就是要看看费新庆的反应。
结果,费新庆看到他,还是有点迷迷糊糊的。似乎对他有印象。却又想不起来。
张庸:……
看来,自己下手重了。
费新庆现在这个样子,明显是有脑震荡后遗症啊!
记忆模糊。
神志不清。
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那就没事了。
大马金刀的坐下来,笑着打招呼,“费老板,好久不见。”
“你,你认识我?”费新庆果然疑惑。
“你是天津卫四海钱庄的费老板,我当然认识啊!”
“那你是……”
“我叫秦川。是给王克敏王主任做事的。你对王克敏主任有印象吗?”
“王、王……”
费新庆吃力的思考着。却是不得要领。
张庸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好像昨晚自己也没有特别用力啊!怎么就将费新庆打傻了?
你看阿芙萝都没事啊?她一个女人都没有失忆。
莫非,费新庆是装的?
不由得提高几份警惕。
然后发现自己是想多了。费新庆是真的被打傻了。
怎么说呢?流口水这样的,还可以伪装。但是,散漫而空洞的眼神,却是装不出来的。
这个家伙一直在试图捡回自己的记忆。但是每次都失败。每次都是着急的额头直冒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费老板,你要去看医生吗?”
“我,我……”
“费老板,你来上海是有要事吗?”
“我,呃……”
费新庆还是迷迷糊糊,浑浑噩噩。
他似乎想起自己要去做什么事。但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于是就更加着急了。
张庸暗叫有戏。
于是循循善诱。
费新庆来上海,肯定是有事。
问题是,张庸不能问的那么直接。否则,对方可能会本能的抗拒回答。
哪怕是脑震荡,脑海深处也是有抗拒意识的。
得采取迂回战略。旁敲侧击。
这个家伙的神智好像是真的不太清醒了。需要不断的抽线头。
“你是在吴淞口码头上岸的?”
“金陵……”
“金陵吗?”
张庸暗暗感觉惊讶。
这个家伙,居然是在金陵上岸的?
不对,可能不是上岸。可能是坐火车来的。天津卫有火车直达金陵。
着名的津浦铁路大动脉,就是从天津到金陵的。
“火车?轮船?”
“火车……”
“火车上的人多不多?你身边的人都去哪里了?”
“人……”
费新庆迟疑了好久。
显然,这个问题,他是想不起来了。
张庸只好作罢。换问题。
“你要去哪里?”
“去……”
费新庆又陷入痛苦的思索。
显然,这个问题,他也没办法回答。
思考到痛苦的时候,他还伸手去摸自己的后脑勺。
张庸:……
后悔了。早知道。下手轻一点。
但是,他对男的目标,从来都不手软。万一没有打晕过去怎么办?
一旦目标反击,死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安全第一……
“吃饭……”张庸示意对方吃点东西。
费新庆的前面,已经摆好了各种食物。
有北极熊最经典的食物:罗宋汤、红肠、油饼、松饼……
很有可能,不是费新庆自己要的。是侍者看到他没反应,于是直接端上来了。
得,完蛋鸟。费新庆可能真的被自己打残废了。
现在和他说什么都是白搭。
“吃饭,吃饭,吃饭……”费新庆在男喃喃自语。
张庸埋头苦吃。
准备吃完跑路。
既然费新庆傻乎乎的,暂时就没用了。
“山口洋介……”忽然,费新庆嘴里冒出一个词语。张庸立刻抬头。
这家伙说什么来着?
山口洋介?
是自己听错了吗?
好像没有。
费新庆的确是提到了山口洋介的名字。看来,这个家伙和山口洋介有关系。
正好,山口洋介在交通银行上班。和费新庆是同行。
“他不在……”张庸随口回应。
“找他……”费新庆努力表达。
张庸摇摇头。
懒得和对方细说。说也说不明。
山口洋介现在去了哪里,张庸自己都不知道。去哪里找?
何况,他去找山口洋介做什么?
想挨枪子吗?
现在,山口洋介的手里,有狙击步枪。依靠瞄准镜的帮助,500米都能杀人。
想到这里,张庸情不自禁的观察地图。生怕有日寇埋伏。
幸好没有。他所在的位置,也没有被狙击的可能。所有的射击角度,都被建筑物阻挡了。
“钥匙……”费新庆在身上摸索。
随后,他拿出一条钥匙。
暗黄色的。似乎是黄铜?
有些年头了。黄铜也没有那么光亮了。
张庸拿过来。仔细观察。没看出什么。
可能是开保险箱的钥匙?肯定不是一般房门的。问题是,哪里的保险箱?
“汇丰银行?”张庸试探着问道。
“花旗……”这一次,费新庆非常麻利的回答。
张庸下意识的想要掏枪。
还以为是这个家伙回复了意识。原形毕露了。
幸好很快忍住。发现费新庆并没有异常。判断可能是这个记忆很深,所以反应较快。
好吧,花旗银行的保险箱钥匙。那就有搞头了。
换一个银行,没办法暗箱操作。但是,顾小如就在花旗银行里面啊!
得,先给顾小如打一个电话。看她在不在。
如果在的话,直接带着费新庆过去。然后将保险箱提取出来。
如果真的是保险箱,里面会有什么呢?
好期待……
站起来,去打电话。
打给花旗银行。正好,花旗银行距离不远。
“你好,我找顾小如。”
“稍等。”
“少龙,你找我做什么?”
“你上班吗?”
“上啊!”
“哦,我一会儿过去找你。”
“我那请假……”
“我是说有公事找你。”
“我还以为……”
顾小如咯咯娇笑起来。
张庸:……
感觉她的笑容好像蕴含着某种撩拨的味道。她也变坏了。但是他喜欢!
“公事!”
“我还说好好答谢伱呢!”
“答谢我做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升职了啊!”
“恭喜。”
“都是你的功劳。”
“我?”
“我拉到了十五万美元的投资啊,升职了。现在是领班级别了。”
“是吗?”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原来这个年代,银行已经有拉存款任务了啊!
升职加薪,都和拉存款挂钩了。
果然,美帝真是走在我们前面一百年……
也好,以后想办法给顾小如不断的拉存款,继续升职加薪。
“继续升职需要多少美元?”
“五十万。”
“明码标价的?”
“差不多吧。五十万肯定可以升职了。”
“好。我努力。”
张庸立刻抖擞精神。颇有信心。
好像五十万美元也不是很多。只要自己努力去搞,还是能搞到的。
黑岛龙丈那里就有三十万美元。想办法拿到手,大头就有了。剩下的,一点一点的挣。来源还是要依靠卖情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抛出去的大雷雨计划,的确吸引了一些国际间谍上钩了。但是分量还不够。还得加油。
不动声色的检查空间里面的二十张图纸。
或许,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出去五张?
继续发酵?
挂掉电话。
回来。看到费新庆还在努力思考。
他的脸色很不好。显然,是思考的越辛苦,感觉越痛苦。整个人很憔悴。
“费老板,我们去银行吧。”张庸将他搀扶起来。
“银行……”费新庆迷惑。
“我们去银行有任务。”张庸帮助他拿主意。
既然这个家伙想不起很多事。那自己就直接命令他做事。看看他的反应如何。
结果,费新庆的反应,比张庸想象中的还要听话。
“好的……”费新庆回答。
没有抗拒。
没有怀疑。
仿佛是一个没有自己意识的工具人。别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时间,张庸想到了无数的可能。这个家伙是四海钱庄的老板啊!肯定知道很多人和事。如果可以一点点抠出来……
将四号钱庄里面的所有钱财,都全部扒拉出来……
对!
那些都是不义之财。
正经人的财富,不可能放在地下钱庄里面的。
只有那些见不得光的,或者是有特殊作用的钱财,才会使用地下钱庄进行交易。没收肯定没错的。
来劲了!
上海滩有没有这样的地下钱庄?
绝对有!
肯定比天津卫还要发达!
之前自己之所以没有遇到,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引路人。
现在,引路人有了。就是费新庆。他肯定对上海滩这边的同行有所了解。只要他透露出一些信息,他就能顺藤摸瓜,一股脑儿的捣毁。
“这边走。”
“好……”
“上车!”
“好……”
张庸一路驱使。
费新庆果然是没有任何抗拒。
相反的,他似乎从痛苦的思索里面解脱出来了。
不用自己思考了。
只需要按照张庸的指示去做事就行了。
感觉好轻松。
坐车来到花旗银行门口。
缓缓停车。
“下车。”
“好……”
“跟我走。”
“好……”
费新庆机械的跟在张庸身后。
两人进入花旗银行的大堂。张庸一眼就看到了顾小如。
咦?
她好像不在柜台了?
她现在穿着小西装,正在大堂里面游弋呢!
其他人似乎对她也热情了很多。所有人路过,都和她打招呼。简直就是小孔雀似的。
唔,这就是传说中的升职加薪了吗?
只要十五万美元?
哦,在1936年,十五万美元也不少了!
一架飞机也才一万美元左右。十五万美元,都能买十五架飞机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时此刻的十五万美元,可能相当于后世的1500万美元以上。的确是很大的数目了。
“小如。”
“你来了?你要办什么公事?”
“看这个钥匙。”
“这是我们保险箱的钥匙。”
“对。我要将保险箱提出来。”
“编号呢?”
“什么编号?”
“保险箱的编号。或者是人名。否则,钥匙对应不上的。”
“人名。山口洋介。”
“好。我去查一查。”
顾小如转身去了。
张庸暗暗祈祷老天爷保佑。
千万能查到啊!
如果不是山口洋介,那就麻烦。
结果……
顾小如很快回来了。
摇头。表示没有山口洋介这个人。
张庸皱眉。
不是山口洋介,那会是谁的名字?
毛利兔丸?
费新庆?
还是……
将自己的猜测都说了。
如果是其他人,肯定不会答应这样乱蒙的。
但是,有顾小如帮忙,那就没问题了。果然,朝中有人好办事。有顾小如帮忙就是便利。
“查到一个费新庆的。”果然,顾小如很快回来。
小主,
“那就是他。”张庸点点头。
结果很好。
居然就是费新庆。他本人正好就在。
同时内心疑惑。这个山口洋介,和费新庆,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费新庆也是土曜会的人?
“现在提取出来吗?”
“对。”
“费新庆本人来了没有?”
“他就是。”
“行。你们跟我来吧!”
“好!”
张庸带着费新庆进入后面的贵宾室。
在这里,有人核对指纹。
不是后世的指纹验证。是有人拿着放大镜核对。
这一关,必须是本人亲自到来。
必须是现场按下指纹。然后拿进去核对。
指纹必须对得上,才能提取保险箱。
上次张庸提取的保险箱,没有留下指纹的。所以不需要核对。
但是这个费新庆的保险箱,却留下了指纹。
幸好,将费新庆本人带来了。
虽然,他本人有点迷迷糊糊的,指纹肯定没有错。
按手印。
有人拿着指纹进去核对。
张庸默默的观察四周。看到隐藏的全副武装的警卫。
在这里动武,显然是不行的。
几分钟以后,指纹核对完毕。
通过。
可以继续进入里面。
但是只能本人进入。
张庸必须留在外面。
幸好,有顾小如帮忙,倒也没什么意外。
十几分钟以后,顾小如提着保险箱出来了。后来跟着依然迷糊的费新庆。
张庸松了一口气。无碍。
随即失望。
地图显示没有黄金标志。说明里面没有金条。
唉……
“给你。”
“谢谢!”
张庸提着保险箱进入封闭空间,将窗帘拉上。
迫不及待的将保险箱打开。希望里面有银票。
然而,再次失望。
里面没有银票。也没有现金。
甚至,连一个大洋都没有。只有一块块的黑色金属。
咦?
这是什么?
蓦然间想起,这是钨块啊!
难道,黄金隐藏在钨块里面?好像是上次那样?地图无法识别?
可惜,身边没有工具。无法将钨块砸开。
钨块其实是非常坚硬的。后世的钨合金弹头,是穿甲弹的常见型号。
暂且将所有的钨块,都全部拿出来。摆放好。
发现下面有一个小本本。
拿起来。打开。里面都是一些人名。中文的。中国人的。
有的人名已经被打了交叉。
咦?
这是……
忽然间醒悟过来。
这些,都是淞沪警备司令部遇害的军官啊!
没错,就是他们。
有几个名字是张庸记得的。
玛德。
居然有人记录下来了?
小本本有大约三十页。每页差不多三十个人名。
总共是九百多个?
晕!
九百多个!
都是日寇要暗杀的目标?
所以,谋杀是有计划的?是有组织的?是有人在暗中指挥的?
可是,问题依然存在。想不通。
暗杀这次普普通通的军官,能够有什么用?
除非是练手……
等等!
忽然间想起什么。
练手?
是日谍杀手在训练吗?
他们选择这些目标,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
或者是考核什么的?
皱眉。
感觉自己可能想错了。
可是,后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说不定这就是真相?
甚至,思维发散一点。日谍可能是在训练杀手。或者说,是山口洋介在训练杀手。或者是他本人在积累暗杀经验。
不一而足。
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所以,这些名单上的人,成了被害者。
如果是山口洋介杀人,还可以给日寇特务机关造成压力。让他们成为众矢之的。
须知道,山口洋介是雍仁这边的人。他想要给裕仁制造麻烦。
这么一想,山口洋介的动机,也就正常了。
玛德。后悔了。居然放跑了这个家伙。没想到他罪行累累。
不行。必须想办法将这个家伙抓回来。
将名单收好。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名单为什么会在这里?
费新庆难道之前就来过上海滩?
不对……
出来咨询顾小如,“上次有人提取保险箱是什么时候?”
顾小如回答:“这个保险箱,有三个可以提取的人。一个叫陈阳,一个叫李斌。一个叫费新庆。三个人都留下有指纹。”
张庸:???
三个人?
其中一个,可能就是山口洋介的假名?
可是,怎么还有一个?第三个人是谁?
“上次提取是三天前。”顾小如继续回答,“是李斌来提取的。”
“三天前……”张庸默默的计算时间。
那就不可能是山口洋介了。
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暴露。
他应该不敢亲自来花旗银行的。以免被人发现。
所以,这个李斌,不是山口洋介。应该是第三个知情者。那么,他到底会是谁呢?
小主,
想不通……
算了。懒得想。
反正误打误撞,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解密了。
这不,之前那么多军官遇害,感觉是无头公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轮廓逐渐出来了。
日谍杀手在训练。或者是山口洋介在训练。
不但训练杀人,还训练拷问技巧。所以,死者身上有被拷问的迹象。
应该是这样……
真相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比较可怕的是,这个山口洋介,所谋者大。
非常疯狂。
非常冷酷。
可想而知,如果是雍仁上台,说不定比裕仁更加激进。更加疯狂。
山下奉文这些人,一直都是日军里面的少壮派。
其他的日寇军官,侵略欲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可能眼里只盯着华夏。
可是,山下奉文等人,说不定已经有霸占亚洲的企图。
他们和老一辈侵略狂相比,更加贪婪。
他们迫不及待的发动二二六兵变,就是想要肆无忌惮的发起侵略。
事实上,在兵变以后,他们的目的,的确达到了。
明年七月,就是卢沟桥事变……
离开花旗银行。
张庸打电话给淞沪警备司令部。找周洋。
“少龙,什么事?”
“我找到了一份名单。是日寇保管的。上面有那些被暗杀的军官名字。”
“你在哪里?”
“花旗银行。”
“你在租界出口等我。我立刻过去。”
“好。”
张庸点头答应。
然后感觉有些奇怪。他不能进来吗?
之前,周洋是可以带人进来租界的。好像不需要在租界入口等待。
上车。
来到租界出口。
果然,周洋很快到来。带着一个连。
栗元青也在。礼貌的将周洋拦下来。
在租界入口后方,还有法国士兵驻守。差不多有五十人。
甚至还有沙包堆垒而成的防御工事。
张庸递上小本本,同时问道:“你们还能进入租界吗?”
“不可以了。”周洋悻悻的说道,“日本人暗中使坏,不知道怎么蛊惑公董局出面,联合工部局,禁止我们进入租界。”
“原来如此。”张庸立刻想到了影佐祯昭。
这个家伙,果然是一条无声无息的狗啊。躲在背后咬人。
现在是限制淞沪警备司令部出入租界。接下来,估计就是限制军统之类的了。
换言之,就是以后华夏人想要进入租界,没那么容易。
“不好。”周洋忽然低声惊呼。
张庸:???
又出事了?
晕,千万别啊!
我现在真不想出任何事啊!
“不好!”
“什么不好?”
“有奸细。”
“什么?”
“这是奸细提供的名单。”
“是吗?”
张庸言不由衷。
其实,他也想到了。名单的由来。
日寇不可能对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军官那么熟悉。只有内部人员才会如此了解。
和周洋之前反复调查的一样。这些军官,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有接触什么机密。所以,即使死了,淞沪警备司令部也不会花大力气追查。
事实上的确如此。除了张庸“协助”调查之外。淞沪警备司令部自身的调查并没有力度。
因为不存在“泄密”。自然也就没有特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