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全地形车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履带。
履带可不能使用金属结构,那里环境恶劣,金属热胀冷缩严重。
设计出一种能够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非金属履带结构,对本次技术突破至关重要。赵阳迅速埋头思考起来。
这个年代,材料学在种花家刚刚起步,稀缺资源令很多新型材料无法批量应用。
但即便如此,赵阳的才智仍让他找到了突破口。
他决心尝试运用当时刚起步的橡胶工艺,用它制造出满足要求的橡胶履带。
理想很好,但具体该怎么做?赵阳捋了捋思路。高原地区常年严寒,传统的金属履带极易受到热胀冷缩影响,造成变形开裂。
而天然橡胶不仅柔韧性佳、耐冷耐热,而且摩擦力大,正合适当前需求。
然而单一的橡胶能否承受重型履带的巨大载荷?赵阳暗自摇头,这是硬伤。
于是他决定在橡胶中掺入某些添加剂,从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进一步增强其强度和耐磨性。
接下来的难题就是添加剂该用什么?经过一番仔细斟酌,赵阳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钢丝和金属粉末上。
前者是为了提高整体强度,后者则是为了增加耐磨性。可实际应用起来,又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赵阳拿过铅笔,在图纸上涂涂画画,无数构思在脑中激荡交织。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下定决心,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了一行小字:"采用钢丝网格对橡胶做内部支撑,表面则掺入铬铁金属粉作为防护层。"
这个设计看似朴素无华,却是赵阳反复推敲的结果。事实上,它融合了多种先进工艺,可谓是材料学的集大成者。
钢丝网格的引入,无疑为橡胶履带提供了坚实的骨架。就像人体的骨骼一样,这个"结构骨干"将稳稳承托起巨大的载荷压力,避免发生过度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