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儿,木材价格你不用担心,下班了带几张图纸回去,用多少料子咱都清楚,你就按我说的价格报给你邻居。等回头挣了钱,去王掌柜那把木材钱结了就行,剩下的钱攒起来等以后娶媳妇。”
牛莉做生意久了,自然了解怎么定价,她给高明启定的价格,既能让普通人接受,也能让他干完活了挣个零花钱。
“唉。以后咱家的店就没了,你们师兄几个一定要齐心,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了。”
虽然上午的动员会进展不怎么好,但是也了解到关于合营木器厂的大致方向,接受公私合营的私营业主从合营日起,开始计算股息,但是不在参与管理经营。
店里的工人自动转为木器厂的正式工人,在核定完成后重新调整薪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想起昨天晚上父亲说的话,牛莉向他们问道:“如果说,以后要是不合营了,咱们再把鸿兴号经营起来,你们还愿意跟着姐干不。”
“愿意。”
“那肯定,您说往哪咱就往哪。”
关胜达一拍胸脯,十分肯定地说道。
“行。”
牛莉满意的点了点头,“甭管以后局势怎么变,咱们都是一家子。”
她也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变化成什么样,同样明白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心也会随之改变,现在能有这么一句话就足够了。
高明启知道以后的情况,等他们能自主经营商铺,至少得等到八十年代以后了。若届时几人还有精力和心志想要闯荡一番,重新再抬出鸿兴号的招牌,师兄弟齐心协力在家具行业分一杯羹。
八九十年代,经济飞速腾盛,人们对于家居环境的需求更加旺盛,高明启可以把后世对于家居的创意借鉴来,想来会有一定市场。
三人逗弄着林援朝,三岁多的孩子,这会儿正是爱玩的年纪,最能逗人开心。
这期间,不少附近的店主找了过来,来和牛莉交换意见。
他们也没有避着高明启等人,吐露出自己对这次公私合营的态度,令高明启意外的是,竟然有不少人愿意参与到公私合营中。
主要就是因为生意不好做,想要在公私合营中寻求转型,最起码能够维持生计。
这类人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