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活捉少将旅团长

马罡集附近地势平是平了点,但胜在挨着灌河,当地老百姓因此修建了众多的水塘、水渠等引水灌溉设施,灌河的名称也是由此得来的。

这些纵横交错的引水设施给第三十三联队的兵力展开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它们根本无法发挥自身兵力优势来铺开攻击阵线,只能以小股部队从东一块西一片的水塘、洼地、水渠的缝隙间进行突击。

如此一来,三十三联队不仅兵力优势无从发挥,就连攻击路线的选择都极为有限,而且更麻烦的是,一团早就在这些通道上布满了地雷。

雪上加霜的是,在倭军的步兵联队编制里设有炮兵、通信、辎重和反坦克四个中队,但就是偏偏不设工兵编制。

要想出动工兵,那得去找师团部申请,就连旅团部在非战时都不配置工兵。

步兵们自然不肯拿命去趟雷,它们一边用步炮和迫击炮压制对面一团的火力,一边直接跳进水塘试图涉水发起强攻。

可这些经年的水塘底全是厚厚的淤泥,人一踩下去,不使出全身的力气来休想迈得动第二步,水塘里的倭兵突击速度简直让乌龟看了都要嫌它们慢。

这些缓慢移动的倭兵给一团战士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定点打靶目标,一团只需要派出三、四名战士就能守住一片水塘,哪怕是慢慢瞄着打,也把这些活靶子全送去喂塘里的王八。

三十三联队的倭兵们用鲜血把马罡集大大小小的水塘染得透红也没能突击上对岸去,无奈之下,只能要求灌河东岸的第三十八联队同步发起强渡两面夹击。

这时候,刘焕选择马罡集作为阻击地点的第二个因素就体现出来了——我都背水列阵了,你还怎么夹击我?

想在敌前直接搭浮桥肯定是不可能的,助川静三只能派兵沿着灌河搜罗民船,然后在炮兵的火力掩护下,组织兵力乘坐小木船发起抢滩登陆,然而效果却极其不理想。

灌河滩上几乎随处可见地挖有水渠,这些沟渠恰好给一团的战士们提供了可供避炮的战壕,再加上河滩土松泥软,炮击威力大为削弱,根本无法压制得住一团的封锁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