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正面战场上,靖难军的主力部队也毫不示弱。
他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已经被分割成一块块孤立无援的敌人防线进行逐个击破。
每一处敌军阵地都遭到了精准而又致命的打击,枪炮声响彻云霄,火光冲天。
那些负隅顽抗的东洋鬼子,最终也只能在靖难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纷纷败亡。
原本按照东洋鬼子的计划,这条号称能够抵挡靖难军至少半年之久的平壤防线,应该固若金汤。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耳光。
仅仅不到十天的时间,整个防线就全线崩溃,一溃千里。
东洋鬼子不仅损失了多达四十多万的兵力,还有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也落入了靖难军之手。
在这场惨烈的溃败之后,东洋鬼子已无力再战,只得仓皇撤退至汉江以南地区,并妄图凭借着汉江天险来构建新的防线进行抵御。
而此时,由于正面战场遭遇如此惨重的失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如何应对当前的危机之上,再也没有人有心思去调查此前偷袭奉天的部队为何会遭受伏击之事了。
大阪师团深知当前局势紧张,他们为了避免自身受到怀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与李圣君商议一个策略——举行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演习。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大阪师团身先士卒地展开了反攻行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靖难军则巧妙应对,主动选择后撤战略。
这一战术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东洋鬼子纷纷朝北反攻,而他们全然不知已经落入了靖难军设下的陷阱之中。
李圣君毫不犹豫地赞同了大阪师团提出的这个大胆计划。
果不其然,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当大阪师团悍然发动攻击时,其他东洋师团在未接到上级明确指令的情况下,竟然也盲目跟风,自发地向靖难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阪师团一路向北挺进,历经整整三天时间,艰难地行军五十公里之后,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迅速回撤。
仅仅一夜之间,这支狡猾的部队便如鬼魅一般逃回了汉江以南地区。
然而,那些被蒙在鼓里、跟着一起向北反攻的其他师团可就惨了!
他们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留在了江北,成为了靖难军瓮中之鳖。
最终,超过十万名东洋兵在这场精心设计的围剿战中全军覆没。
眼见汉江以南的东洋兵力骤减且严重缺乏重型武器装备,李圣君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
他当机立断,立即组织起强大的空军力量,对敌方阵地实施狂轰滥炸,以压制敌人的火力,并为己方的突击部队创造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一支支精锐的突击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之下,风驰电掣般地横渡汉江,向着敌军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势。
在靖难军战士们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的英勇战斗下,如钢铁洪流般势不可挡地一举突破了东洋鬼子苦心经营的汉江防线!
这一惊人的胜利令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面对如此溃败之势,东洋指挥官心急如焚,但却无可奈何,只得下达了让士兵继续后撤以保存实力的命令。
然而,那些早已被军国主义彻底洗脑的东洋兵,此时已陷入疯狂状态,他们毫不犹豫地纷纷拒绝执行后撤的命令。
这些东洋兵口中高喊着“板载”(万岁)的口号,手持步枪和锋利的刺刀,不顾一切地朝着靖难军的机械化部队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东洋兵都是这般愚勇。
其中,包括素有“商贩师团”之称的大阪师团等一些来自相对富裕地区的东洋兵,趁着混乱之际,悄悄地撤离了战场。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已经毫无胜算,与其白白送死,不如趁早保命。
于是乎,大量原本有机会安全后撤的兵力就这样被毫无意义地消耗在了汉江以南的这片土地上。
短短战争开始后的前三个月时间里,东洋帝国就遭遇了沉重打击,其军队损失惨重,超过百万大军被歼灭,无数精良的重武器装备也随之落入敌手。
当这一惊人的战报传至世界各地时,列强们皆震惊不已。
一方面,他们惊叹于靖难军的强大战斗力;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他们开始迅速向东洋帝国伸出援手,提供各种军事援助和支持。
毕竟对于列强而言,他们或许还能勉强接受一个强大的东洋帝国存在,但无论如何也绝不能容忍一个崛起且日益强大的大夏帝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与利益。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列强而言,向东洋帝国提供援助实则也是一种应对自身经济危机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