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军在东南沿海建立了大量的机场,部署了足够多的飞机和两栖部队用来保护东南沿海,防御侵略者。
二下江南后,全国被统一。
靖难军政府的文武官员们再次上表劝进。
李圣君再次推脱,不想称帝。
王刚和陈羽率领众人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长安,怀着激动与期待的心情面见李圣君,并齐声说道:
“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死心塌地地追随于您,无非就是希望能够攀附上您这尊贵无比的龙鳞、依附您那华丽耀眼的凤翼啊!”
“待到您登上皇位之日,我们也好跟着沾光,得以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享受荣华富贵。”
其中一人更是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后言辞恳切地道:
“倘若您执意不肯称帝,那么为了各自的锦绣前程,我们实在难以预料众人将会采取何种极端手段啊!还望您三思而后行呐。”
李圣君自幼便生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温暖和煦的春风,所接受的教育皆是关于平等、公正以及法治的理念。
她一直以来所践行的也是人人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
然而,她同样深知社会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
面对众人如此殷切的期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心想既然大家皆有此想法,那自己也只能暂且放下心中坚持的信念,勉为其难地顺应民意,开国称帝了。
当听闻李圣君终于点头答应称帝时,靖难军中的各级官员们无不欣喜若狂。
他们仿佛看到了封侯拜相的美好未来正在向自己招手,想到即将成为名垂青史的开国元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自豪之情。
于是乎,大家兴高采烈地开始着手筹备开国的各项事宜,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恰恰就是在这样看似平静的时刻,一场极其严重的事件毫无征兆地爆发了。
李圣君那已然九岁的大女儿李英,一直以来都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最近几日却一反常态,不断地询问着李圣君:
“母亲,为何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亲陪伴左右,可我却从未见过自己的生父?”
面对女儿突如其来的疑问,李圣君心中猛地一沉,她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定是有人在暗地里教唆女儿如此发问。
盛怒之下,李圣君当机立断,即刻派遣麾下精锐的锦衣卫着手调查此事。
经过一番缜密的侦查与追踪,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原来竟是当年出身于清风寨的那一帮人在幕后捣鬼。
得知此消息后,李圣君的脸色愈发阴沉得吓人。
对于这些人的动机和心思,李圣君毫无兴趣去探究知晓。
此刻的她满心所想只有一件事,那便是即将踏上称帝之路的自己,绝不容许任何可能成为人生污点的事情存在。
她立志要成为众人眼中从天而降、完美无瑕的圣人,而非一个身世底细皆为人所知的平凡之人。
因此,李圣君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冷酷无情的命令:
将老刀把子、柳树根以及蘑菇头等一干人等统统处以极刑。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被笼罩在了一片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
与此同时,早已退隐回家、年事渐高且不再担任官职的杨二娃,正悠然自得地在家中安享晚年生活。
当听闻昔日清风寨出身的那些旧友们已被尽数处决的噩耗之后,他大惊失色,急忙吩咐自己的孙子速速驾车送他前去面见李圣君。
大帅府内,气氛庄严肃穆。
只见杨二娃恭恭敬敬地双膝跪地,低垂着头颅,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用颤抖且敬畏的声音对着端坐在上方的李圣君说道:
“大元帅啊,那天老汉我正在自家田地里辛勤劳作呢,突然间天空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雷鸣声。”
“那雷声可真是吓人呐,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撕裂开来一般。”
说到这里,杨二娃停顿了一下,咽了口唾沫,接着继续说道:“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吓得够呛,赶忙抬头朝着天空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