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苗疆蛊女VS贵族公子 36

后世记载,大金王朝十七年立冬,北方寒异常,江水冻合。十七年冬至,北方大雪十馀日,深积数尺,树多冻死。十八年一月,大雪严寒,牛马冻毙,人多冻死。

“好了好了!”

皇上将手上的奏章重重拍在龙案上,大殿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朕是宣你们来出主意的,不是让你们来添乱的。”

见半晌无人说话,白成对着上方拱手,“陛下,户部本就负责管理和分配救灾事宜,户部尚书王钦又是这方面的熟手。说起赈灾一事,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皇上稳坐高位,并未表态。

坐在白成对面的中书令萧臣则率先否决了他的提议,“王家二郎当街逼死姑娘的事还闹得沸沸扬扬,陛下这个时候重用王钦,百姓会怎么议论?”

现在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连活命都是问题,能怎么议论?

“做儿子的犯错,没理由连老子也要连坐!”说话的是白成的门生。

闻言,另一个官员立马接话,而他向来唯中书令马首是瞻,“宋大人,此言差矣,圣人言,养不教父之过。儿子不像话,肯定和老子脱不了关系。”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不过,这句话中的“畏”意在保持敬意,而不是说听到一部分“圣人之言”,就将其奉为真理。

几乎是瞬间,白成就想到了反驳之语。

但转念间,他又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想当初,他对着肖柔柔说出“子不语怪力乱神”时,她补充“非不信也,敬鬼神而远之”后所用的说法,与他当下的想法不谋而合。

就在这一刻,白成更加理解了肖柔柔的某些做法。

因着陷入沉思,白成一时不语,而在中书令一党看来,这就是他自认不敌。

双方僵持不下,而皇上对这个局面却感到很满意。

说实话,要不是担心世家出身的中书令大权在握、不好掌握,他早就将废相的念头付之行动。但现在看来,这中书令远比想象的要听话。

“萧爱卿说的有理,这百姓的想法,朕不能不顾。这样吧,户部侍郎刘统性情敦厚素有贤名,这次就派他去赈灾吧。”

作为户部尚书的副手,户部侍郎确实能在这种情况下接替他的位置,主理赈灾,但问题在于,他是世家出身,能爬到这个职位全靠祖上荫庇,别说贤名了,连敦厚都沾不上边。

皇上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偏偏这样做了。

此举,只是为了对世家释放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