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邪马台国?从今往后是大汉瀛州

专利授技。

因地制宜而兴工商百业。

这是推行工商的一个节点,将会令工商业焕然一新。

同样,专利法可以保护大汉,保护大匠利益,让人可以拥有创造的动力。

战争,利益,尽皆是催生工业发展的利器,同样以工部,户部来推行工商太过耗费时间与精力。

借公私合营,配合商田,专利法授技制度。

可以让地方的财政宽裕,富一地之民,增幅大汉的生产力。

同时,可以查阅坊间的技艺以及创造之物,用来弥补工部的不足之处,进行技艺统合,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安排工商百业部署。

翌日。

工部呈递奏章公文。

经由门下议政,最终复呈天禄阁。

“琉璃放出去。”

“还有,纺织机的打造同样如此。”

刘牧翻看着奏章,沉声道:“盐铁不下放是对的,粮食贩卖要以大汉商行为主,不能放在商贾手中,此事要谨记。”

“诺。”

荀彧,顾雍,田丰等人恭敬道。

刘牧合上奏章公文,思忖道:“调整各州的百业建设,尤其是武州的畜牧业,并州,凉州,幽州等等。”

“陛下。”

卫觊恭敬道:“如今工坊多是沿河建设,多用水碓,水车,另外织布染色工坊有污河流,令两岸耕田相较其他田亩减产,臣请刑部立法。”

“可。”

刘牧沉声道:“工坊的发展,势必会迎来诸多问题,朕与诸卿都是先驱之人,有问题便解决问题,莫要惧事!”

“诺。”

“陛下圣明。”

卫觊,荀彧等人作揖恭拜。

“羊卿。”

刘牧抬眸问道:“武州,你们户部什么定论?”

“迁民补钱。”

羊衜斟酌道:“臣等皆以为,武州要筑城,更要驻军;规划十郡之后,便可迁徙百姓,由他们经营牧场,然后由人负责统购,或就地建设纺织工坊,皮裘工坊等等,籍此来聚集百姓,如此只需要二十年,或四十年,便可将整个武州化为繁盛之地!”

“先提章程。”

刘牧敲打着扶手,问道:“刨除营造司原本的技艺之外,从专利法推行以后,可有人在洛阳府衙登记造册?”

“有。”

卫觊苦笑道:“只是不尽如人意。”

“慢慢来。”

“推行工商,非是一朝一夕之事。”

刘牧淡淡道:“大汉朝报,分设天工年刊,从工部挑选技艺,以及创造之人进行刊发,切记不要泄密,只需要讲述创造之人的生平,更要书写其技艺能为大汉,能为百姓带来什么益处。”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