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失恋的我逆袭伦敦师姐30-3新梦想的诞生

影视公司的邀约

林天宇最后决定,将其提交给一家业内知名的影视制作公司。这家公司以善于挖掘情感题材而闻名,旗下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便收到了公司的邀约。

当接到电话时,林天宇正在学校图书馆整理资料。听到对方的介绍后,他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对方说:“我们希望购买《和解》的剧本版权,并计划将其改编成一部电视剧。”

小主,

林天宇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电话另一端的声音似乎变得遥远。他深吸了一口气,才稳住情绪:“谢谢你们的认可。我很愿意合作,但我希望能参与整个改编和拍摄的过程。”

对方爽快地答应了,还表示林天宇的原创视角正是他们团队最为看重的。

挂断电话后,林天宇整个人像漂浮在云端。他用力握紧拳头,对自己说:“机会来了!”

拍摄的挑战

尽管剧本已经完成,但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拍摄一场家庭争吵的戏时,演员们的情绪始终无法达到预期。

林天宇不得不亲自上阵。他站在片场,对饰演李建国的演员说道:“这不仅仅是一场争吵,这是你内心深藏的委屈和未被表达的爱。把这些情感释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你的痛苦和无奈。”

演员听后深受触动,再次开拍时,情绪完全到位。导演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激动地喊了三声“好”。

上映与反响

几个月后,《和解》正式上映。这部剧一经播出,便在国内外引发了轰动。无数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还有人因为这部剧而主动与家人修复关系。

一位观众留言:“看完《和解》,我第一次认真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并决定主动回家陪他们吃一顿饭。这部剧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林天宇看到这些评论,眼眶微微湿润。他知道,自己的创作已经超越了艺术本身,成为了连接人心的纽带。

梦想的萌芽: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

虽然成功的机会近在眼前,但林天宇深知,要想在编剧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他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一次深夜的自我反思中,他想起了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ADA),一所全球顶尖的戏剧艺术学府。

林天宇早就对这所学院有所耳闻,它的培养方向不仅包括表演,还涵盖编剧、导演等领域,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戏剧的深刻理解。然而,这所学院的入学要求极高,每年只有少数国际学生能够成功入选。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林天宇下定决心:他要报考RADA。他的朋友们得知后既惊讶又兴奋,陈一鸣甚至开玩笑道:“天宇,你这是要走国际化路线啊!”

林天宇微微一笑:“我想用更广阔的视野去讲述我们的故事。”

备考之路

报考RADA并不简单,除了提供完整的个人作品,还需要通过数轮严格的面试。林天宇开始着手准备申请材料,他不仅整理了自己过往的剧本,还专门创作了一段全新的短剧,展示自己在情感表达和情节设计上的能力。

此外,他每天坚持阅读经典剧作,从莎士比亚到契诃夫,再到现代戏剧大师。他还报名参加了一个线上戏剧课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爱好者交流学习。

在朋友的鼓励下,林天宇录制了一段个人陈述视频。在视频中,他讲述了自己对戏剧的热爱以及创作《和解》的初衷。他的声音略显紧张,但眼神中充满坚定。

“我相信,戏剧是一种力量。它能让人们看到自己,看到彼此,甚至看到未来。”

当他按下提交按钮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