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正面的冲撞;不解的谜团

上辈子

“十万贯...会不会太少了,圣上那里我能交差吗?”

“那要看圣上的态度如何了。”

杜怀安尽管依然惴惴不安,但听李非的语气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也只好转头悻悻离去。随后便按照李非所说的数额,抽调库银发往了长安。

奇怪的是,长安接到这批钱财之后,便没了消息,此后便不闻不问,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杜怀安以为是李非已经提前做好了各方准备,心中慨叹不已。

杜怀安哪里知道,李非根本什么都没做。

由于李非知道杜怀安是韦坚指派,来到灵州绝不会只是为了上任刺史这么简单。所以不管钱多钱少,杜怀安应该都不会受到长安的责罚,关键是这次清查税赋是以户部的名义,而不是朝廷,明显就是给自己一个提醒:你二哥在我手里,你李非以后需要审时度势。所谓补税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因为那张公函上的署名,正是李季卿。

此外,户部催缴的名义是有人告发,说明这次是肃宗的指使,应当是真有其事,那告发的人会是谁?

李非曾经想到过何魁,上次便是他向长安透露李适之的那番言语,但现在何魁已经离开边境,再想送信给长安不但耗时甚久,还需穿越沙漠沼泽,料定他不会为这么点事大费周章,问题只能出在内部。

李非想让裴高远暗中调查,又怕打草惊蛇,于是暂时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又过了一个月,肃宗再次下旨,让杜怀安再送牛羊万只,并提出索要火器装备禁军。

若是单送牛羊,李非或可以考虑,但是索要火枪,李非断然拒绝。目前大唐境内已无战事,下一步便需要众多士卒解甲归田,补充劳力,同时减轻国库负担,火枪已是无用。

但对于杜怀安来说,这是圣旨,李非若是不答应,便是抗旨不遵。万般无奈之下,便日日跑到灵州治所,苦求李非同意。李非不胜其烦,最终对杜怀安说道:

“杜大人不用担心圣上治罪,你是韦坚指派,让你来肯定不会只是为了做这个刺史,这次由我直接上书,圣上必然不会怪罪于你。”

杜怀安依然不肯,李非无奈,直接到书房当着杜怀安的面写了一封奏章,然后对其说道:

“我已向圣上回绝此事,并说明与你无关,是我李非的意思,如何?”

杜怀安知道也只能如此,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