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殿下,工部长官大人。”

最后时刻,张仪又发挥了出色的外交技能,策动韩魏从后方打击楚军。同时,秦国全军动员,在蓝田与楚军激战。最终,秦军以伤损严重的代价勉强取胜,楚国却因此失去争霸的力量。

“在蓝田之战时期,百姓生活如何?” 某位大臣迅速发问。

“那时连年战乱,连树木都难以幸存,怎能及得上现今安宁。” 苏靖唏嘘道。

“将军。” “为何如今国家虽强大,面临战事时民间却满腹怨言?”

苏靖思索良久却无法应答,李毅忍不住说:“民众何解治国大事?”

那位大臣笑问道:“你是想说他们懂什么?”

李毅小心避开,不敢冒犯君主:“微臣未曾言明。”

这位大臣进一步解释,“百姓虽然不懂治国理政,但都希望和平美满的生活。” “朝廷决策过于抽象,难以让普通百姓理解。”

“只有涉及自身的土地和家人,他们会不惜一切。” 这名官员模仿着振臂呼喊的场面。“匈奴将至!” “保护好你们的土地和亲人吧!”

这段话引起了秦王的深思:“此话中肯,值得记录。”

“是,儿臣明白了,” 太子李承恭敬回答。

秦王心想:早些遇到此人,或许可以避免诸多非议。

几天后,秦宫前迎来轰动一幕——西域使节们自尽求救于秦国,经及时抢救才保住性命。他们在血泊中的呼唤唤起了一片议论声浪:“大秦若再犹豫,待匈奴大军杀到,悔之晚矣。” 秦王闻讯亲往查看。

太子起草的诏书广传四方:“今趁匈奴立足未稳,尽早铲除祸患。如等到其统一西域,则为时已晚,百姓必将陷入战难。” 这份声明赢得民心认同,皆认为唯有远征方可避战。

扶苏仁心善念赢得了民众尊重。这次由他起草的诏书详细描述可能发生的战争威胁,令百姓意识到出兵的必要性。换成他人断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冰台汇报的消息,令人心旷神怡地超过了所有预期。

此刻,李云和另一位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重要事件奔走忙碌。

“殿下,工部长官大人。”

“您所要的火炮数量过多,而且交期太过紧迫。即便小人日夜不停赶工,也无法在时限内达成。”田舟看完物资清单后愁眉苦脸地答道。

“一百门炮算多吗?大秦帝国如果连这点要求都无法满足,该如何向陛下交代?”李云板着脸训斥道。“皇宫内库的所有存贮我全都调来了给你使用。”

“若是朝廷有新需求时,我就无计可施了。你竟然还不行?”

田舟无奈解释:“金属材料并不是问题,关键是时间和人手。”

“磨炮管内壁需要极高的眼力和技术,即便昼夜赶工,至少也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您却只给了我五天时间……”

不耐烦的打断了他,“谁说非要用精细打磨的内部了?外观相似就行。普通百姓根本看不出细节,你怕什么呢!”

田舟一时呆住。这的确也是……

李云笑了笑摇摇头。先生确实有独特的才智,不负圣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