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1章 旧时旧路,新年新途

诡三国 马月猴年 2888 字 8个月前

第1991章 旧时旧路,新年新途

『已经是太兴四年了啊……』

长安骠骑的行为,就像是旋涡的中心,一点点的小动作,都会牵扯到周边的人和事情。对于在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出现的许多事件,似乎都和斐潜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若是掰着手指头算算,骠骑将军斐潜已经让许多东西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又都是似乎顺其自然就发生了,然后很多人就看着,竟然还能这样?

尤其是西京尚书台。

那一次在许县城下的『议和』,乍看起来,确实是有些令人感觉意外,并且多少有些似乎儿戏一般的味道,然而现在看来,骠骑将军的西京尚书台,确实是一步好棋。

正常来说,兵临城下了,即便是真的要『议和』,也是要老虎大开口一般,不咬得鲜血淋漓,血肉模糊怕是不会松口的,然而斐潜只是要了一个这样的职位,便算是撤军了。

大汉原本就是有西京东京之别,在光武帝之后,西京长安也长期存在着二朝堂,也有皇宫等等设施,所以当斐潜要一个西京尚书台的机构名称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很划算的,毕竟不需要让步太多,册封一下也不会有多少损失,毕竟斐潜已经实际性的占据了长安三辅,难道说不册封这样的西京尚书台,斐潜自个儿就不能自封一个么?

所以,相对来说,抛出一个西京尚书台的名头,似乎也问题不大。

但是现在看来,谁也想不到一个西京尚书台,斐潜竟然能折腾出那么多的花样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许县的这个正儿八经的尚书台,就没有办法做到像是斐潜那样呢?

当初斐潜还在北地之时,地不过一偏远之郡,兵不过万,将不满拾,然后就能纵横南北东西,可是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经是一州刺史,然后就是州牧,手下青州兵三十万,嗯,数目是吹的,但是至少也有数万的精兵,为何就没有能想斐潜那样,反倒是现在似乎有些……瞻前顾后,束手束脚?

这让刘协难以理解。

有时候刘协确实会想起,当初自己如果留在北地会怎样……

不是斐潜不好,也不是当时刘协跟斐潜之间有什么矛盾,而是那个时候斐潜的地盘确实并不大,而刘协自己当初心中想着的是像是光武帝一般的中兴汉室,那么到豫州,沿着光武帝当年的路线走,不是更为稳妥么?

然后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当初光武帝能走出来的道路,到了刘协现在这里就走不动,也走不通了呢?

这让刘协非常头疼。

如果这个时候有弹幕飘过,想必大多都是『大人,时代变了』,或是『+1』、『+404』、『+10094』等等……

是的,时代变了。

说起来就几个字,也似乎是一个真理,但是如果论及具体什么是时代,又是有什么变了?怕是刚才的弹幕立刻就会消停下来……

其实在刘秀之前,不光有王莽,还有一个人,叫做刘玄。之前刘协以为他是刘秀,而死去的兄长刘辩应该就是刘玄,但是现在看来,他似乎才是大多数人心中的那个刘玄,而许多人也想着去当刘秀,比如曹操。

或者斐潜也在这么想着。

还有其他的人,很多人,虽然头低着,但是心却高高的扬着。

『尔等……』刘协捏着拳头,低声自语,『怎么敢如此……大胆……』

这个天下,不应该就是姓刘,世世代代都姓刘么?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异性,啊呸,异姓的臣子,一个个都胆敢盯着丹阶之上的位置了呢?

若是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出了袁绍袁术两个人之外,似乎并没有人直接表露出这样的想法,似乎都尊重大汉王朝,尊重他这个汉家天子,但是么,这样的尊重,其实都是有限度的,而且似乎在不断的降低,似乎迟早有一天会一路降到底。

刘协心中最初是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的,他原先是觉得自己就是天子,是上天气运眷顾之人,所以他应该都是会遇难成祥,即便是有些风雨,也无伤大雅的,然而,现实世界就恶狠狠的给了刘协好几个巴掌,打得他晕头转向。

刘协这才真正沉下心来,或者说,丢掉了之前的一些天真的想法,比较认真一些的开始观察和思考起来,至少比他在长安的时候要更认真,想得更多一些。

刘协记得,他在长安的时候,还找过斐潜,大大的畅谈一番关于他自己的治国理论,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低头附和,似乎很是赞许同意的斐潜,恐怕是在心中批驳不已罢?

为什么那个时候斐潜不愿意说,不愿意纠正自己的想法呢?刘协低声嘀咕着,难道说斐潜觉得当时的自己,肯定听不进去么?难道不应该是试一试,至少要有个谏言,有个臣子的样子么……

此外,还有一个事情,为什么曹操能打赢袁绍,却打不赢斐潜呢?

当时刘协投奔曹操,并不是刘协在当时就看出曹操能够获得胜利,而是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毕竟袁术那家伙个吊样子,袁绍也没好到哪里去,连大臣都砍了,还听说要另立新帝,真要是去了,怕是小命不保,所以也只有曹操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