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万里归途(下)

李靖道:“舅父,我已将那上古秘典默记心中,这两日可寻一安静所在,重新绘制。不仅是这《备穴秘典》,先前在与谢船主绘制《王氏船谱》时,也记于心中,都可以绘制出来,供舅父使用。”

韩擒虎喜道:“这自然好。”随即又道:“三郎先不必绘制。我问你,一旦默记下来,会不会忘记?”

李靖道:“谢船主绘制船谱时,距今已六年,我仍然清晰记得,包括在巫山石室中的上古兵法,亦是记得一字不差。”

韩擒虎道:“这就是了。你不必再绘制这些图谱,一旦绘出,就算放在舅父这里,难保不被他人窥视,反易为祸。船谱也好,兵法也罢,还有这秘典,谁也不知道你已默记心中,舅父也不知道。若是长孙晟问你,你就说被宝象法王从崆峒山掠走,你前去追讨差点丧命。记住了吗?”

李靖何等聪明,立刻明了舅父是为了避免祸事,当即点头称是。

韩擒虎从怀中摸出李诠给他的《备攻秘典》,放在他手里:“这本是你家传之物,或许你父也是将抄录本给了我,原本还在李家。这都不要紧,你先将它记熟,如此一来,你独得四部秘典,将来或能助你就成功名。”

李靖接了。当晚回房,秉烛夜读。在三日之中,他一边到马厩照顾“四聪”,一边向舅父讨教高深武功,连这《备攻秘典》也记熟了。

这一日,韩擒虎升帐,让各营挑选身强力壮、劈杀优异者一百人,命名为“虎牙队”。令李靖为教习,训练他们掘穴、劈刺、攀援等法,每人先赏十金。于是李靖带到城外日夜训习,一个月后,队伍基本掌握大要,只须不断练习即可。

转眼到了中秋。韩擒虎将在外布防的长史韩洪叫回军府,舅甥三人弄了些酒菜过节。月亮正圆,三人在后园的桂树下谈古论今。李靖先是敬了舅父、三舅一杯,就不再饮酒。韩洪道:“三郎现已年满十八,若是开皇三年以前算是成丁,现在要再过三年方可从军。不过饮酒一事,朝廷尚无禁令,你体格强壮,可以多饮几杯。”

李靖道:“三舅,靖儿不善饮酒,也不好酒。请二位长辈多饮,靖儿负责斟酒就是。”

韩擒虎道:“老三不必强劝三郎,不喜饮酒怎知不是好事?古来饮酒误事者数不胜数。你从江边来,贺若弼作何部署?陈朝有何动静?我得密报,朝廷出兵,恐怕就在年前了。”

韩洪道:“贺若弼这老儿因离建康最近,一直在练兵备船,想抢得平定南陈的头功。陈朝皇帝陈叔宝,还在民间搜罗美女珍奇夜夜笙歌。不过陈国守军仍然强盛,萧摩诃、任蛮奴这等悍将自然不愿放弃富贵,会集兵死战。现在两岸已经封锁,商旅都不让通行,派出的斥候多半被敌军捉拿,传回的情报有价值的不多。”

韩擒虎道:“南北一统是朝廷头等大事,传闻圣上数次想御驾亲征,被大臣们劝阻。于是想命太子为元帅统御各军,宰相高颎也支持,但独孤皇后却让晋王为帅,至今仍争执不下。杨素在信州已造完战舰,无论谁任元帅,杨素大概会是行军元帅。”

韩洪道:“看来圣上还是信任杨家人,大哥鞍前马后,又有统兵之能,这行军元帅应由大哥出任才是。”

韩擒虎道:“这事,咱兄弟私下说说罢了,不可再提,免惹祸事。前者,贺若弼告我黑状,差点让他把庐州军府接管了,还提甚行军元帅?再说,杨素日夜监督造船,以当年王濬水师为楷模,动静很大,意图剿灭南陈沿江水陆军,他出任行军元帅极为妥当。若是舟师不利,平定南陈也无从谈起。”

韩洪道:“大哥胸怀,小弟敬佩。三郎,你也别闷着,说说你的看法。”

李靖道:“靖儿年轻识浅,不敢乱讲。”

韩擒虎哈哈大笑:“三郎,从今日起,舅父不再视你为孩童,你也不必碍于舅父颜面,担心冲撞于我。你已长大,放手而为,我们都会支持你。”

李靖道:“靖儿经数年漂泊,虽无寸进,但也明白一些粗浅的道理:凡事必作周详查验,方可决断,否则易被表象所惑,做出错误决策。南陈朝廷固然腐朽,但江南士民是否愿意归隋?或是真心拥戴陈主?这些恐怕也是关键,因为涉及切身利益。若是江南士民誓死保家卫国,就算能胜,亦是血流成河的惨胜。再者,建康城原为金陵,数朝国都,根基坚实,城墙高厚,又有大江大河之险,硬攻恐怕死伤惨重。因此,如不摸清底细,则难以定出方略。”

韩擒虎听了,郑重地说:“三郎所言极有道理。你可愿为舅父去一趟建康?若是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也是为国家一统立功。”

李靖道:“舅父所遣,靖儿从命。只是我若带剑骑马,南陈已有戒备,恐怕连城都进不了。我还是当回磨镜人,混进建康城再说。”

韩擒虎笑道:“三郎放心,剑我先替你保管,你那爱马,舅父派人替你当贵宾款待,如何?”

※※※※※※※※※※※※※※※※※※※※※※※※※※※※※※※※※※※

江南的仲秋美如诗画。虽风传隋朝大军将要压境,但市井繁华如昔。李靖在出发前,韩擒虎探知建康城已有重兵把守,盘查甚严,贸然探查不仅无功,恐怕还会遭逢不测。

李靖跟孙思邈学过易容之术,此时是一个背部略驼、面色蜡黄、蓄着山羊黄须的中年磨镜人,衣衫破旧,衣摆上油渍点点,手指粗黑,背负磨镜器具。于是过江上岸,一路磨镜,到了吴兴郡湖州城(今浙江湖州市)。

到了城门,一军士过来喝问,李靖结结巴巴,军士查验了磨镜器具,摆手让他进城。李靖入了街市,大声吆喝“磨镜喽——磨镜喽——”,街市上人来人往,但吆喝半天,无人找他磨镜。

一个小和尚走上前来,说道:“施主,请跟小僧到寺中磨镜。”

李靖好生奇怪。以前磨镜,从未碰到过和尚。但既然有人邀请,自是应了,跟那和尚拐过一条街,抬头一看,寺庙上有匾额“法华寺”。带着疑惑走进禅院,就见院中竹林边,站立一位老僧。

正是普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