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北掠塞外

承明之治 嘟嘟嘟233 2364 字 8个月前

七月来临,长安城外,三军集结、银甲闪烁、寒芒乍现、甲士万千、擂鼓喧天、旌旗蔽日!

李承乾带着李恪、薛仁贵策马进入三军将士视线当中。而一旁,尉迟恭、李积、李大亮、李道宗、张俭、苏定方、侯君集等人早已到位了。

东宫五军的阵列是有讲究的。首先,三军以二十人两个小队为一排,两名骑兵在左右外侧,其次是左右六名盾兵,随即是左右四名陌刀兵,最内侧是八名弩弓手。

这样的布阵,当遇到集团军作战的时候,两侧骑兵能够迅速出列汇合,组成两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护卫在主力两侧。两侧重盾兵会迅速向前列阵,两侧陌刀兵紧随其后,和重盾兵组成具备抗击、御骑的第一防御阵线。后方的弩弓手,也会迅速从后方左右赶上补位,组成弓弩阵!

当遇到混战的情况,左右两侧最外围的骑兵小队长,也就是十人小队的什长直接号召自己的小队成员,组成十人小队进行作战,全军分散成为十人规模的小型作战部队,以此提高唐军在混战当中的综合战斗力。

如果遇到地形不利的情况,那么重盾兵和陌刀兵直接出列,组建防御阵线,弓弩手老规矩组成弓弩阵迎敌。骑兵部队,直接从三军空出来的后方,集结成兵阵,等候将帅的指示!

而以上的这一切,需要默契!团队意识!因此,五军的训练才会细化为单兵训练和团队作战,团队作战有十人小队、百人大团、千人大旅!没有万人的说法,因为五军一支军团的编制最高六千人。在古代,能够让军团士卒达到这样的水准,一支六千规模的军队,已经很足够了,太多反倒是拖累指挥效率,乃至更加受制于地形因素。

李承乾毕竟师出李靖,人家也不是白学的,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要是被李靖看到李承乾组建一支这么精锐且规模臃肿的编制军团,直接气的跳起来往李承乾屁股上来两脚!精锐作战往往更加适合分散一些的小团体,只有没什么训练和素养的部队,才需要用人数来稳定。

而眼下的东宫五军,就是以千人旅的形式,组成了大型的一个个矩形方阵。总不能把两万人,二十个旅挤在一起吧?还行不行军了?东宫五军如今的作战单位最大是旅,不存在万人的说法。哪怕是五军府,作战都是分为六支旅队指挥的,不存在全部挤在一起的说法。

阅兵或者作秀除外,就好比后世航母舰队,看到的时候都是航母居中,巡洋舰、驱逐舰、护航舰、战斗机这些围着,组成庞大的紧密集合体。但真正作战,航母和周围舰船都是隔得很远的。

现在,想必大家明白为什么每排是二十人了,五十排严谨的队列可以有效迅速的组建各种御敌阵型和做到很多要求。除却御骑军外,一旅都是标配一百骑兵,左右五十名组成两支骑兵小分队,三百重盾兵和两百陌刀兵组成防御阵线,四百弩弓手组建掩护和火力压制的主要打击力量。

如果遇到对面人太多呢?简单啊,再派一个旅上去,一个不够就两个、三个,组成三道严谨的局部战线,一军足足有六千人,六个旅呢!如果地形限制,那对面也限制啊,除非自己家这边狭隘,对面开阔,这种地形一般都是峡谷出口。但...谁TM会在峡谷出口和敌人对线啊?往后撤啊!要么进来,大家一起吃地形限制,要么你就看着老子走人。

遇到堵门口怎么办?那就属于非常时期,非常时刻了。一般那种情况,和那种地形,基本上还没到就已经知道了,再想办法怎么应对呗。

李靖在城墙之上满意的点头:“嗯,不愧是老夫的关门弟子啊!书宝,你瞧这千人一阵的部署和队列安排。作战力量适中,且可以适应很多突发情况和地形。加上综合作战力量,这样一支千人军阵,足够应对很多战斗了。”

秦琼一脸认可点头:“药师兄说的不错,这般二十个千人军阵,可聚可散。看那军阵每排阵列的士卒部署,料想是两支什长队伍。”

“没错,既然作战力量有了保证,那就不需要臃肿的规模数量来拖累指挥效率了。”

李承乾策马来到三军阵前:“诸位兄弟!咱们都不是新娘子初上花轿了!这次,孤带你们去草原转一转,玩一玩!吃的、用的、玩的、看上的,诸位兄弟无需客气,只要不是我大唐百姓,你们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