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在那些受灾的地方,种植土豆。
因为土豆本身就是比较耐旱的作物,降雨少,种植不了水稻,但是可以种植土豆!
当然,干旱的天气同样会影响土豆的生长,但至少不会颗粒无收。
而且系统给的土豆种子,那都是经过筛选之后,优中选优的土豆种,其亩产量在
完美情况下,可以达到六千斤。
夸张一点,受土地肥力影响,减产一半,那也有三千斤!
再受降雨降水条件影响,再减产一半,那也有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是一个怎样恐怖的数字?
至于杂交水稻,等到气候稍微稳定一些,再种植也不迟。
所有人看着太子手中圆滚滚的、跟石块一样的东西,啧啧称奇。
因为他们并没有的见过,形状是这样的粮食,这是什么玩意儿?有资格代替水稻?
但是有人见过,比如工部尚书范景文。
“此物听说是从异国他乡传来的,名为马铃薯,只不过出现的极少,如今其种种属性尚未明确,所以种植极少,即便种植,也很少是用来作为食物,而是由达官贵人作为观赏之用。”
朱慈烺暗自赞叹,这范景文范大人,还真是见多识广!
历史记载,土豆、玉米、红薯、几乎都是在明中后期传入中国的,但是大明,却并没有享受这些东西带来的福利。
要是早些日子,说不定大明就不会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个说法是明朝土豆被皇族圈养,作为皇族的奢侈食物使用,没有传入民间。
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要是知晓这玩意儿这么高产,别的皇帝不敢说,至少老爹这种人,肯定忙不迭的让人推广了。
而且他朱慈烺从小在皇宫之中长大,也从来没见过土豆。
所以这个说法,纯属是无稽之谈。
“那范大人可知?此物亩产极为恐怖?若是土质合适,气候适宜,再加上精耕细作,此物亩产可到五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