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这里是三条路交汇处,距离县城东门又不远,天然就是战略要地。
从东、南、北这三个方向进城,都要先经过这里,是县城的第一道门户!
贵子接手这处车马店,立马就改造成了一处据点,原来的了望塔直接改成了炮楼,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排的伪军驻守。
这一个排的伪军除了驻守据点外,还要负责前面三条路的日常巡逻警戒工作,这任务很重伪军人手不太充足。
我们理解中,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是伪军跟汉奸,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
这规模庞大的伪军,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武装起来的,在战争前期伪军数量其实并不多。
范黎冰大半夜的不睡觉,跑人家伪军军营来可不是串门,也不是打探什么情报,他是过来拔据点的!
这个想法非常疯狂,基本上是个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干,但很遗憾他不是一个正常人!
这处据点他已经观察很久了,没搬家以前就一直在研究!
据点里面的伪军说是一个排,其实长期驻扎在据点里面的只有两个班,有一个班的伪军是需要长期在外面巡逻的。
每天晚上十点,凌晨六点,下午两点这三个时间段,雷打不动会有贵子来这里一趟,可能是考勤打卡交代任务视察工作之类吧。
为了完成每天巡逻任务,可能也是为了偷懒休息,夜里伪军会在查岗的鬼子离开后把三个班的人一起派出去,三条路同时展开巡视。
他们巡逻是沿着马路一直朝前走,直到下一个据点,签到打卡后再返回来。
由于各个据点到这里距离不同,他们打卡一次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
最近的是南边的路线,总共不过六七里地的巡视距离,来回也用不了一个小时。
而且这据点距离县城又不远,有意外发生县城鬼子十分钟就能支援过来,这也是他们放心大胆的敢把人都派出去的原因。
战争初期双方还是大兵团作战,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那几场保卫战与那些会战。
等这些大战都打完,蒋老板以及其它几个老板的老底子几乎都打光,大本营也挪到西南大山里面以后,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武工队这些。
同时也是因为几场大战,几个大老板的主力损失惨重,大量被俘虏的员工失业下岗跳槽投奔了贵子,这时候伪军跟汉奸才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