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那时的人比较好,不会因此欺负她,也都知道她这人的秉性不去计较她。
有一次,她对我洋洋得意地说:“今天科里的人买东西吃,我一分钱都没出,她们还是给了我一份”。
唉!我指点着她说:“你这人啊!你好意思总是吃人家的,自己一分钱都不花?”
她说:“我又没开口要,是她们自己要给我的”。
呃!我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就她这德行,全院都出了名,哪里会有小伙子爱上她?
她有个好毛病,从来不跟同事瞎扯,只是听别人说自己基本不说话。
不像我,比较喜欢说话,常会祸从口出。
有次我被派去厦门设计分院做现场设计,一个其他专业的同事,从我的名字上看出我们是姐妹。
他笑道:“你和你妹妹不一样哈,我们在深圳一起工作时,一个月也听不到她说三句话”。
可不是咋地?我和她长得也不像,她属于那种小巧玲珑型,身高不足1.55米,而我1.64米,但都是身材苗条。
我爱说爱笑,和同事相处很融洽,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占人家小便宜。
孩子都好几岁了,还有新来的大学生误以为我未婚想和我交朋友。
我的科室同事和她的科室同事,都说我俩怎么一点都不像?
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差距都太大了!我也不知说啥,都是同一父母生养的。
就连我丈夫的战友看到她,也说她和我一点都不像。
本来小姨子和姐夫一般关系都比较好,可是,我丈夫提起她就一肚子气:“我他么打光棍也不会要她这样的老婆”。
人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家也就三个,也是各有不同。
弟弟介于我和妹妹之间,既不大方也不小气,话不多但至少会和同事交流或开个玩笑。
我孩子都好几岁了,可她依然不找对象,眼看都30岁了,这才开始有点着急。
她的同事经常说她:“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找不到了!”
她很生气,就是要找一个好的给你们看看!
父母亲对她的婚事更着急,就对我和丈夫说帮忙给她介绍对象。
我丈夫知道她要找大学生就说在别的单位帮她找。
她却说:“我才不要去外面找呢,那算什么大学生?我要找设计院的大学生”。
我靠!一句话把我丈夫顶上南墙。
在她眼里,只有设计院的大学生才是正宗的大学生。
她就在设计院这个小圈子里长大,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
我和她简直就是2个世界的人,思想完全不同。
丈夫耐着性子劝道:“你姐姐不也找了我么?”
“她那是傻!瞎了眼!放着这么好的条件非要找个乡下人!”
她说话就是这么毫无遮拦,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一家人都知道她这德行也不计较。
但是,这样说我丈夫,能不让他生气么?从此再也不帮她找对象了!
我后来骂了她:“你怎么能这样说你姐夫?他家是乡下的不假,但他本人现在不是,找老公你以为就是给人家看的?别人说好就是好?我可不像你,只要他疼老婆爱孩子就是好丈夫!”
在找对象这个问题上,我和她又是截然相反。
我打小在设计院长大,除了学龄前那段时光在山东奶奶家度过。
过去的叔叔阿姨后来都成了同事,我在院里的一举一动都会反馈到爸爸耳朵里。
使得我不敢在领导面前说话,不敢大胆工作,就怕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惹得爸爸不高兴。
那份压抑真是难以言表。
很羡慕那些不是本院子女的同事,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和领导讨论工作,甚至争论。
妹妹也是在设计院长大的,可是她却没有我那种想法。
她很满足在设计院上班下班,也很希望在院里找个对象结婚成家,然后生个孩子又可以在院里上班。
国企单位可以子女顶编,大学毕业生只要专业对口也是优先录用职工子女。
这种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现象当时很盛行,如今已经发展到三代都是院里的职工。
即使是现在的21世纪,某些国企单位照样如此。
我特别讨厌这种裙带关系近亲繁殖,就像一个透明人毫无隐私可言。
虽然是在知识分子堆里,照样东家长西家短地背后指指点点。
小主,
尤其是家属们聚在一起就是家长里短,比户籍警查户口问的还要仔细全面。
后来我彻底离开了设计院,就再也不想回娘家,就怕遇到他们问起来没个完。
小俐的单身也成为院里家属的议论焦点。
妈妈一出家门就会遇到家属问:“你家小俐怎么还不结婚?她到底要找什么样的?”。
妈妈说:“人家要找大学生还必须是设计院的”
“嘿!这么高的要求?她姐姐这样要求还差不多”。
奇怪的是,别看她平时在单位上不说话,有一天,有个大学生同事来我家玩,她居然主动跟人家搭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