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挑钨砂小道

发出突破令 火丙发 1355 字 12天前

拍摄组走在前头进行跟进拍摄,这时,炳宣则和大家讲起了《苏区第一个公营钨矿成立》的历史。

上世纪30年代初,赣南钨矿产业初具规模。毛泽东得知这个情况后,1932年初派他的弟弟***到赣南调查。***先来到于都县铁山垅矿区等,走访钨矿工人,成立了公营铁山垅钨矿,这是苏区第一个公营钨矿。

接着,***又来到盘古山镇(会昌、安远、于都三县交界的山区),开办了“中华钨砂公司”。公司成立后,苏区政府统一组织生产和收购钨砂,并运送钨砂到广东交易。

钨砂的丰厚利润引起了广东军阀陈济棠的觊觎。1932年6月,粤军调集6个团的兵力向大庾集中,企图占据赣南,后被红军击退,退守南雄。这一战使陈济棠知道了红军的厉害。中共出于统战考虑,主动从韶关、大余和南雄撤兵,并遣返了上万粤军俘虏。经此恩威并施,陈济棠改为与红军合作。

在蒋介石对苏区进行全面经济封锁时期,中共和陈济棠的部队达成钨砂交易秘密协定,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撕开了一个口子。“当时苏区唯有钨砂能通过陈济棠的部队向广东出口,并且能卖个好价钱。”当时100斤钨砂能卖52块银元,从1932年到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换得了大量的枪枝、布匹、西药和盐等,对维持苏区政府的运作和养活十万红军、抗拒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4年9月30日,中央苏区东线的最后一道屏障松毛岭失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陆续撤出战斗,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红军长征后,中华钨矿公司和外贸总局及其分支机构相继关闭、歇业或停止运转,铁山垅钨矿则被还乡的豪绅地主所掌管。至此,中央苏区的钨矿开采告一段落。

我的历史故事讲完了!

“好!”……,“好!刘主任讲得好。”

满头大汗的挑钨砂小队,边走边应,走过一片高大松树林密布的山坳,亭亭玉立的迎客松随风摇摆,前面终于更平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唉呀!我的腿肚子都抽筋了。”小吴说。

“我也是,差点走不动了。”小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