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赶集日,趁着孩子们在家里练拳,洛云宜和舒红约着去村口赶集。

“你小姑子借钱那事解决好了吗?”两人就像是限定组合,只有冬天才会聚在一起。

舒红点头:“给了五百文,也不说借了,就当是孩子成亲,我们送的礼钱。”

有去无回的借钱,她要是还借,她就是傻子。

“你小姑子能答应?”五两变成五百文,差的可是有点多哦。

舒红仰着脖子,一脸骄傲:“答不答应都只有这么多,要是不识相,五百文我都能收回来,我家我管钱。”

那天她从家里跑出来,回去舒宽就把钱箱子的钥匙给了她,他还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肯定会在妹妹的一声声哀求中心软,索性直接绝了他心软的路,没有钥匙,就拿不到钱。

只要家里的钱还在,舒红就不会跟他翻脸。

舒宽的性格和他想名字一样,宽和温厚,可是再温和的人,也是有底线的,舒宽的底线就是他的家人。

即使妹妹又是哭又是闹,如果需要他把自己的家庭搭上去帮她,舒宽也是不愿意的。

最后舒红的小姑子是拿着五百文钱离开的,好笑的是钱拿了,出门的时候还放话以后没他们这门亲戚。

舒红十分地无所谓,甚至希望对方说到做到,省得下次又来家里连吃带拿,惹的她心烦。

洛云宜也说:“你就该冲过去把钱抢回来,什么人啊!”

舒红回忆当时的画面就觉得好笑:“你不知道,她跑的可快了,可能是怕我追上去把钱抢回来吧。”

“不说这个了,之前我忙着干活,你收干儿子我都没时间来,不是说你干儿子住在你家吗?怎么没看见人?”

舒红今年找了一个长期工,在一个庄子上,一天十五文钱,辰时初开始,午时末归(七点开始,一点结束),管一顿饭。

再加上还有家里的活计,舒红经常忙的脚不沾地。

今年什么都涨价,工钱却没涨,舒红能找到一份长期工就舍不得放手,能多攒一点也是好的。

“他有点事,和别人一起出门了,男孩子嘛,还是要多出去走走,长长见识才好。”

其实舒幸轮出门,洛云宜还是有些不习惯的,主要是没他陪小石头玩,孩子天天都要问好几回“爹爹呢?”

好像多问几次人就能回来的快一点一样,可是吧,还舍不得吼孩子,人家想爹爹也是正常的,爹爹不在家已经很可怜了,怎么舍得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