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派人打听了工部吃酒的地方,问了个遍,也没有人知道迎娘到底是谁。石长海自尽,朝廷上说我为了追查凶手,鼓动刑部滥用刑罚,弹劾的折子堆了老高。我姐姐在宫里的日子本就艰难,我不能助力就罢了,怎么还能拖累她?”
说到这里,张大夫人忍不住擦了擦眼泪,张道藩拍了拍她的手继续道:“案子拖了三年,元和元年人事又有了大变动。不少人走的走,散的散,案子也就没人管了。”
说到这里,张道藩伤感地看着远处,“陈大人年少有为,听说也上过北辽战场?”
陈澈回道,“几年前去过,小战事,比不得当年将军和大少爷参加的那次惨烈。”
张将军听说过陈家的事情,也不多问,只管自己说道:“别人都以为成彦只是去战场混功名的公子哥儿。”
李木子心道,难道不是吗?
“原本是这么打算的。所以只安排他做些运送物资的杂事。”张道藩摸着椅子的把手,“可承彦是个好孩子。他不聪明,可做事踏实。他能吃苦,又有责任心,他来回前线后方二十余趟,顶着北辽南大王的亲军给西路军送军需。回京后,先帝要封他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是我怕太显眼,愣是让先帝收回了旨意,让他从工部的员外郎做起。”
“要是其他孩子肯定不愿意,可承彦都不用我解释,就知道我的用心。”张道藩最看重这个长子,他的仕途早已规划地清清楚楚。
陈澈微微点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曲折。
“原本他会平步青云,儿孙满堂。谁知道,居然会惨死在小小驿站中?”张道藩看着陈澈,“陈大人,我知道这案子难破,当年的刑部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本以为这事就这样了。可杨公子的事情,让我有了希望。”
“对我来说,他是不是我儿的魂魄转世不重要,但我觉得这是老天爷也不忍心看我儿冤屈而终,所以派他过来给我们新的线索,让我们能重启此案!”
听着这话,旁边的张阔抹了把泪,“少爷在工部做事也是勤勤恳恳,头一个到,最晚一个走。”
陈澈心里大致有了轮廓,张将军是借着杨竹明的事情重审案子,毕竟杨竹明说的事情似乎都是真的,他从来没有把杨竹明真的当成儿子来对待。而张大夫人只想儿子魂魄转世,将杨竹明养在将军府里,以此来缓解她的丧子之痛。
李木子忽然问道:“张承彦从京城赶去永清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