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炼钢之法

还有炼钢过程中添加的各种辅料,如石灰石、焦炭等,它们的比例和添加时机对钢铁的质量也起着关键作用。

卫小宝皱着眉头,额头上的纹路拧成了一个“川”字,努力在脑海中翻箱倒柜,搜刮着在现代学到的炼钢知识。

那些复杂的炼钢工艺流程、先进的设备参数、精确的化学原理,如同走马灯般在他眼前一一闪过。

可当他试图将这些知识与古代简陋的条件对接时,却发现困难重重。

现代炼钢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从自动化的矿石筛选设备,到能精准控温的大型电炉,再到各类精密的检测仪器,每一个环节都有成熟的技术支撑。

但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没有便捷的电力供应,甚至连纯度较高的铁矿石都难以鉴别。

他深知,若是直接把现代炼钢技术生搬硬套过来,无疑是天方夜谭。必须找到一种既能利用古代现有资源和技术,又能切实提高钢铁质量的方法。

他静下心来,开始梳理古代的冶炼技术。

古代主要有渗碳法和脱碳法,渗碳法是将生铁放在含碳介质里高温处理,让碳分子渗入生铁,从而提高含碳量变成钢,不过这种方法对温度把控要求极高,且炼出的钢韧性欠佳;

脱碳法则是把生铁置于氧化性环境中,高温去除生铁表面碳分,降低含碳量成钢,只是对温度和氧化环境的控制难度很大,炼出的钢硬度又相对不足 。

突然,卫小宝想起了古代着名的灌钢法。这种方法是把液态生铁浇注在熟铁上,经过多次熔炼,让铁渗碳成钢。

其优势显着,液态生铁作为渗碳剂,温度高,渗碳速度快,能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熟铁渗碳、生铁脱碳都能变成钢,增加了钢的产量;高温下,液态生铁里的碳、硅、锰等元素与熟铁中的氧化物杂质发生反应,能去除杂质,纯化金属组织,提升金属品质,而且操作相对简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