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省亲别院的四处

这就是红楼 刘博霖 3084 字 1个月前

出亭过池,贾政、宝玉等人还要继续游园之旅。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茉莉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是省亲别院中的第一处院落,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竹子,而且纵观院内置景清幽且不绚烂,有文人之风,此处乃是黛玉日后所居的潇湘馆。“竹”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意象,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都在吟咏作画,“梅兰竹菊”象征君子,岁寒三友“梅竹松”寓意气节,最为偏爱当属郑板桥,有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所以君子文人以竹自喻,象征清高和幽静。十二金钗当中最具文人风骨的就是黛玉,她的高傲洒脱恰与此地遥相辉映。整个院子都被绿竹掩映的氛围非常适合读书,清幽可以让人内心得到一丝平静。贾政也说“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此处的匾额要题写什么?清客相公一个道是“淇水遗风”,又一个道是“睢园雅迹”,贾政都说俗。这是两个典故,“淇水遗风”出自《诗经·卫风·淇奥》中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形容竹子长势非常茂盛的样子;“睢园雅迹”说的是汉代梁孝王刘武在睢阳修建了一座园子,里面同样种满了竹子,于是留下了“睢园”的佳话。这两个词之所以俗一方面缺乏新意,很多地方已经用了无数遍,都是老套之词;另一方面没有动情,少了情感的衬托看景即是景,显然不合适。

这时贾珍让宝玉拟一个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莫若‘有凤来仪’四字”。又题一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宝玉心里一直装着大局,他知道这是元妃进入园子之后的第一处院落,必须要歌颂赞美元妃,“有凤来仪”的典故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这里将元妃比作凤凰,有吉祥的寓意,也暗含皇家光芒笼罩着贾府。宝玉与这些请客相公最大的不同就体现在“率真”上,宝玉从不避讳、不恭维,心中怀着大格局,时刻周到严谨,而清客们只会一味地攀附讨好,缺少人情味。

再说这幅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很明显此一联是在吟诵竹子,不露竹字尽显竹意。刚刚烹好的茶上缕缕烟雾缭绕,在窗外翠竹的映衬下烟都成了绿色;幽暗的窗前下完棋竹林掩映了日头手指还留有几分凉意。景与情非常自然的融合,要写竹不直写,以侧面的方式突出竹林的繁茂,环境的清幽,对仗工整,妙哉!

出了潇湘馆,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这一处院落和前面的大有不同,从清幽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倒有几分古色古香之感,少了那些雕梁画栋、琼楼玉宇,流露出质朴和乡野气息。这里是未来宝玉大嫂子李纨的居所——稻香村。说到李纨,元妃省亲之后随着一众弟弟妹妹们一起搬进了大观园,可以说像个大家长一样。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就能发现园里园外可是两个世界,园内是姐妹们的青春王国,不谙世事,率真自然;而园外则是尔虞我诈,各怀鬼胎,作为寡母的李纨自然与伶俐的凤姐不能相比,走进大观园,养育儿子贾兰,教导一众姊妹,这或许就是李纨最好的归宿,她的淳朴善良正好适配了这“稻香村”。

进篱门,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道:“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宝玉等不得了,便说道:“旧诗有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诗词歌赋宝玉可以信口拈来,所谓的“杏帘在望”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农家的酒舍,“杏帘”就是“黄色的旗子”用来招揽生意,透过这个黄色的旗子隐约就能看见远方一排排的村舍了,宝玉用这四字来扣题,既文雅又体现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贾政很

省亲别院修缮完毕,贾政带领一众清客相公到园子里题写匾额、对联,碰巧遇到正在游玩的宝玉,因听闻其在吟诗作对方面颇有造诣就想着让宝玉展才,不枉平日里的教导。从正门进入园子一路看到翠嶂耸立、流水潺潺,宝玉凭借自己的才情为山水题刻,引得众人不禁称赞叫绝。除了山水外省亲别院还有四大处,也就是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和怡红院,当然此时这些院落并未赐名,此刻为方便理解暂且沿用后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