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还往南吗?

“听说那义学优先收无父无母的孤儿,咱家强子哪里不能进?”

老妇说着,摸了摸中间孙儿的脑袋,“强子自小就聪明,肯定是读书的料。”

六七岁的强子,听到这里,眼睛睁得大大的,望着爷奶。

一边的老人看到孙子渴望的眼神,咂吧了下嘴,犹豫的开口,“这次雪灾这么大,压坏了好多屋子,听说朝廷会帮着建几个收容屋,供咱们落脚。”

他在被子下,安抚的拍了拍孙子的胳膊,继续说道:“既然建屋,说不准就会顺便在这边建个帝君的生祠,这样的话,咱们这边就能多出来一处义学,名额一多,咱强子真有可能进去。”

“真的?”老妇忍不住激动的问出声,惊觉自己的声音太大,复又闭上了嘴。

老人微微点头,望进孙子的眼睛里,“要是进去了,强子可要用功读书。”

“嗯!爷爷放心,我愿意认字。”强子狠狠的点了点脑袋,两只手紧紧的握着爷奶。

“铛铛铛——”

铜锣声响起,是发粥的到了。

老人赶忙拿出三人的木碗,从绒被里钻出来,走到门边排队领粥。

“乙字二十一号房,十九人,别乱,排好队,都有。”

啬夫的手里拿着一个本子,仔细对着屋里人的数目,时不时划拉一下。

粥不稠,都是杂粮,仔细看还有些沙子。

不过,灾民们却丝毫不会挑剔,反而吃的很满足。

领到粥的众人还会弯腰喊一句,“多谢朝廷,多谢陛下。”

实在是百姓们苦了太久,如今有个管他们死活,发被发粥的好皇帝,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嫌弃杂粮。

对于这群贫农而言,这些都是白得的。

至于争抢,更也是不敢的。

秦律严明,几个人几碗粥都是登记造册了的,谁要是敢抢别人的,当天就会被押出去清雪清路,生死不论,没有工钱的那种。

灾民里也有身强力壮的汉子,主动去清路,一天五个大钱,多两碗热粥,多少人想去干,却因为身板弱被拦下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