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年四月,张广泗衔命入川,希图再建奇功。
张广泗到金川前线后,认为在大、小金川地区的现有汉、土官兵两万余人各怀二心,不是在观望形势,就是逃匿潜藏,这些军士是不能够有大用的。
而内地来的官兵又单弱,将来深入金川巢穴,进行攻剿碉寨、沿途防守等任务,也是很难的。
乾隆帝遂于贵州各营兵中再调兵两千遣往金川前线供张广泗调用。
张广泗在进剿之初确实有所进展,先后收复了大金川所占的毛牛、马桑等地;小金川土司泽旺也闻风投诚,并出兵协同清朝攻剿大金川。
大金川的主要据点一个在勒乌围,由莎罗奔亲自把守。
另一个在刮耳崖,处于大金川要路。
为了攻打这两个据点,张广泗分兵两路,从西、南两个方向进攻。
西路又分四路:一路由松潘镇总兵宋宗璋统兵四千五百名,由丹坝进取勒乌围官寨;一路由参将郎建业等带兵三千五百名,自曾头沟、卡里进攻勒乌围;一路由威茂协副将马良柱率领汉、土官兵三千五百名,由僧格宗进攻刮耳崖;一路由参将买国良、游击高得禄率兵三千名,由丹坝进攻刮耳崖。
南路军由建昌镇总兵许应虎统领,又分三路:参将蔡允甫率兵由革布什咱攻取正地、古交,然后与西路宋宗璋、郎建业会合,夹攻勒乌围;泰宁协副将张兴、游击陈礼带兵由巴底前进,与西路军马良柱、买国良会合攻打刮耳崖;游击罗于朝带兵会同土司汪结由绰斯甲布进发,攻取河西各寨。
西、南两路七军共计汉土官兵三万余名,定期于乾隆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各路同时并进。
乾隆帝同时传谕张广泗,对金川“不若尽兴剿灭”,“不必专以召徕抚恤为剪金酋之胜算也”。
也说明乾隆帝对剿灭大金川信心十足。
乾隆十二年七月末,清军西路军打到距刮耳崖官寨仅二十里地;南路军攻得大金川碉卡数处,使金川番兵退守独松碉寨。
但是,到了八月,在大金川的战碉面前,清军束手无策了。
张广泗此时才意识到攻打碉卡之艰难。
清兵用掘地道、挖墙孔、断水路、炮轰击等种种办法均不能奏效。
乾隆帝有些动摇了,只得传谕张广泗暂且移师向阳平旷之地,稍为休息,待第二年开春之时再战。
乾隆十三年正月初二日,大金川兵攻占江岸的噶固碉卡,守碉的八十余名土兵开碉门随大金川兵渡河而去。
十日,再攻取郎建业所立的卡伦七处,并杀游击孟臣。
二十日,在大金川兵的追击下,郎建业率部退至巴底,总兵马良柱所部也撤退到了孙克宗碉寨,致使军装、炮位多有遗失。
张广泗损兵折将,进攻大金川的计划完全破产。
张广泗进剿失败后,乾隆帝计划派遣岳钟琪入前线,但因为张广泗与岳钟琪有隙,乾隆帝降旨岳钟琪以提督衔赴军前效力。
乾隆十二年四月,张广泗衔命入川,希图再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