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来自西伯利亚的复仇者

西伯利亚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伯力)的比罗比詹市。

这里是整个毛熊占领地区的最东段,这里曾经是华夏的土地,不过在 1860 年签订的中俄条约之中,将伯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割让给了毛熊 。

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煤、铁、锡、金等矿藏,森林面积 4300 万公顷。

而在比罗比詹市往东大概四十公里处,则有一座劳改营。

这里关押着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清洗时期的政治犯,还有苏芬战争之中毛熊抓到的芬兰俘虏。除此之外,这两年还运送来了一些德三的俘虏,以及一小部分诺门罕战役时候的日军俘虏。

这个劳改营只有编号,没有名字,在毛熊的劳改营编号之中为十九。

不过后世这个地方有了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雪绒花监狱,专门用来关押毛熊一些重刑犯,能被送到这里的罪犯起步都是无期徒刑。

之所以会被称之为雪绒花监狱,是因为这里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冬季气温最低的时候能够达到零下四十多度。

而且这里远离人烟,距离最近的城市比罗比詹市还有四十公里,只有一条路连接着外界。

被关押在这里的劳改犯每天只有一件事,就是挖矿,这座监狱旁边就是一个金矿。

毛熊在西伯利亚选择建立劳改营的位置都是精挑细选的,大部分劳改营旁边都有一些贵金属矿,而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就是挖矿的矿工。

此时已经是四月底,天气已经开始转暖,大地开始复苏,也到了第十九号劳改营每年工作任务最重的时间。

每年这个劳改营需要上交至少十吨重的黄金,而西伯利亚冬季漫长,冬天挖矿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为了防止这些犯人全部被冻死,没人能够挖矿。

所以十九号劳改营的冬天会休息,等冬天结束之后,就要开始拼命压榨这些罪犯,一天至少工作十六个小时,争取在半年的时间,将一年的产量挖出。

此时是中午时分,矿洞里的人拖着沉重的身体钻出矿洞,开始准备吃饭。

因为从事重体力活,而且挖的是金子,收益相对较高,这个劳改营之中的伙食还算不错,能吃到红菜汤、土豆泥,还有一份硬得可以当武器的面包。

不过因为有一口热的红菜汤,可以将面包泡软,也不至于咽不下去。

这个劳改营,哪怕是开饭时间也都是死气沉沉,没有人说话,因为他们基本上没有力气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