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眯眯地说:“想当初小油在家时,哪一天不是门庭若市,小孩子们围着我要吃的?现在他一走,你们这群小馋猫也不来了,害得我这干果都积灰了,没处送呢!”
话音未落,一群孩子便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般围了上来,小手争先恐后地伸进簸箕里,嘴里还不忘甜甜地喊着:“谢谢八公!”
紧接着,乡亲们也闻声赶来,院子里顿时热闹非凡,仿佛节日一般。
“哎呀,这不是小油嘛!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瞧瞧这身行头,真是帅气!是嫂嫂给你置办的吧?”一位婶婶笑眯眯地上前打量。
“啧啧,好像还长胖了点,怎么在城里呆了这么久,皮肤还是这么健康的小麦色?不会是天天晒太阳吧?”另一位大叔打趣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对了,你带回来的那些酒糟,真是帮了大忙了!家里的鸡鸭、小猪崽吃了,一个个长得飞快!小油啊,你可真是个有心人,出去了也不忘咱们这些乡亲。”一位大娘感激地说。
“小油啊,你三哥那脾气你是知道的,急得像火烧一样。你在城里过得习惯不?要是觉得不适应,就回来,咱们这儿虽不比城里繁华,但也能让你过得舒舒服服的,继承咱家的田地,也是一份安稳的日子嘛!”老伯爷语重心长地说。
这时,四喜家的媳妇突然插话进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泼辣:“我说四喜啊,你能不能注意点?在祠堂祖宗面前都敢乱嚷嚷!”
四喜憨厚一笑:“我哪是乱嚷嚷?我可是跟城里来的秀才学的,那是好话!”
“好话?我可不信你那南瓜里没有米米的话是好话!”老伯爷故作生气地摇摇头。
“不信您问小幺叔嘛!他读书多,他知道!”四喜媳妇急忙辩解。
苏油见状,连忙拱手笑道:“哈哈,这话其实是孔夫子说的,意思是做弓箭的人,孩子从小就学会弯竹做弓;做皮衣的人,孩子从小就学会缝补皮子。这是说环境对孩子的熏陶,让他们能自然地继承家业。所以四喜哥的说法,从某种角度看,也不无道理嘛!毕竟,种地也是我从小看惯的活计……”
“听听,还是小幺叔有学问!瞧瞧那橘子树和茶树,在他的照料下,真是生机勃勃,连叶子都透着绿意呢!”一个年轻人由衷地赞叹。
“哼,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还说我是瞎折腾呢!”四喜媳妇故作委屈地说,逗得大家一阵欢笑。 在那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午后,阳光斑驳地洒在古老的祠堂前,一句话如同顽皮的风,穿梭在人群中:“嘿,你说黄荆棍儿细了?那我就两根一块儿抽,中间还能夹块肉,那滋味,保证让你‘记忆犹新’……”
这半玩笑半认真的言语,逗得周围的乡亲们哈哈大笑,就连平时严肃的“你狗日……”那位大叔也忍不住咧开了嘴,虽然场面喧闹得让苏油感觉脑袋像被两个世界挤在中间,但他心里却乐开了花,这份淳朴的乡情,是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割舍不下的甜蜜负担。
看热闹的人群渐渐散去,像是被一阵温柔的风吹散了,只留下几位年逾半百的老者在祠堂里,围着一张破旧的木桌,每人手里端着一碗凉白开,边喝边聊着那些陈年往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老伯爷,这个家族的大家长,朝苏油招了招手,眼里满是慈祥:“厨房里那堆新玩意儿,什么微波炉啊,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实验小玩意,都是你从城里一股脑儿搬来的,我这老骨头可摆弄不来,你就自个儿动手,给你那些老哥哥们整一桌好吃的吧!”
苏油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好嘞,几位哥哥稍等片刻,很快就让你们尝尝鲜。”说的哥哥们,其实也都是奔六的人了,想当年老伯爷想教训苏油时,他们可是没少充当“护花使者”。现在,用一桌美味佳肴来表达孝心,也算是情理之中。
厨房里,苏油摆弄着那些用现代知识改良的传统调料。豆豉、酱油、豆瓣酱,这些川菜的灵魂,在他的巧手下,经过了一种近似于古代魔法又结合现代科学的“催化仪式”——利用简单的准工业方法加速发酵,虽然与那些手工作坊里耗时三四年精心酿造的调味品相比,味道略显稚嫩,但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算是难能可贵的佳品。
他巧妙地炒制了焦糖,与酱油混合熬煮至浓稠,再小心翼翼地倒入特制的容器中蒸制,一盘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老抽便诞生了。豆瓣酱的制作同样充满了创意,他尝试着将茱萸酱与之拌匀,任其在时间的魔法下缓缓发酵,成品与后世那些名满天下的豆瓣酱相比,竟也别有一番风味。
苏油心中盘算着,新的一年,得把实验室的建设提上日程,姻伯虽然让他安分守己,但这份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怎可轻易熄灭?有了这个念头,他更加坚定了要把那些实验设备完善的决心。
厨房里,随着一系列熟练的操作,一道道佳肴相继出炉。利用泡姜、料酒和自家特制的豆瓣酱,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鸡杂迅速呈现,那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而那道天麻汽锅鸡,更是别出心裁,将云南的特色天麻与汽锅鸡的精髓完美融合,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
苏油还不忘去祠堂后那片生机勃勃的菜地,掐下一把鲜嫩的豌豆尖,那是春天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一切准备就绪,这一桌汇聚了古今智慧与创新的美味,即将成为这群老友心中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