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版本涡轮增压

接着,他挖出底层的黄泥,与煤粉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再撒上一把草木灰,就像给这道菜添加了独特的调料,搅拌均匀。苏油拿起昨天用过的竹筒,放在地上,小七好奇地接过任务,往竹筒里填着煤泥,然后用卵石一顿猛砸,盖上昨天烧制的小陶饼,准备验证他们的新想法。

但竹棍却怎么也插不进那紧实的煤柱中,仿佛是在抗议。

小七挠了挠头:“小少爷,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说来听听,咱们一起想办法。”

苏油微微一笑,解释道:“我打算利用这竹筒的空心,做一个内部有孔的煤柱,就像昨天那些陶盘上的孔眼一样,上下贯通。”

一旁的苏小妹突然眼睛一亮:“我有好主意!小油哥哥,你把竹棍截短一些,让它比竹筒高出一点点,但又不超过盖上陶盘的高度,这样不就好了吗?”

苏油闻言,立刻照做,截断竹棍,再次尝试。他先将煤泥填入竹筒,然后按位置插上竹棍,再轻轻覆盖上一层煤泥,小心翼翼地拿起陶盘,对准每根竹棍的孔眼,盖上草垫,用木棒轻轻一敲,陶盘与竹筒完美贴合,一个新的创意就此诞生。

这一幕,不仅是一场智慧与创造力的展现,更是这群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写照。

随后,苏油轻轻掀开了那覆盖在奇迹之上的盖子,仿佛揭开了一场古老仪式的神秘面纱。竹筒,这个简单而充满智慧的容器,被他缓缓抽出,宛如时间的沙漏,倒数着成功的降临。

紧接着,他以一种近乎仪式化的动作,小心翼翼地抽离了那根支撑起希望的竹棍,刹那间,一个乌黑发亮的煤柱傲然挺立,如同从大地深处孕育而出的神秘宝藏。

“哈哈,小妹的智慧之光果然照亮了我们的路!”苏油站起身来,笑声爽朗,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蜂窝煤,我们真的做到了!”他宣布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成功,更是对未来生活无限可能的憧憬。

但这只是起点,2.0版本正蓄势待发。苏油巧妙地在下方垫上了一块特制的泥盘,上面布满了透气的小孔,仿佛是为这即将到来的煤球准备的呼吸器官。

竹棍再次被插入,竹筒套上,煤泥填充其中,经过苏小妹那巧手的魔法,一个个煤球应运而生。随后,一次巧妙的反转与抽离,下泥盘、竹筒、竹棍逐一退场,留下的,是孔道畅通、形状完美的蜂窝煤,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点燃生活的火焰。

工艺既定,苏油将这份珍贵的智慧传承给了小七,后者带领着一支队伍,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蜂窝煤的制作中。而苏油自己,则转向了另一项同样重要的任务——制作竹签。

昨日烘干的小竹子,在苏油的手中焕发了新生。他精心挑选,将竹子剖成细长的竹篾,再从节疤处截取寸半长的小段,长短不一,如同自然界的韵律。

小刀在他手中跳跃,每一刀都精准无比,将竹签细细削尖,刮得光滑如玉。接着,他在长段那边,紧贴着节疤,小心翼翼地挖去竹肉,直到竹签能在他的指间灵活弯曲,轻轻一放,又能瞬间回弹,宛如生命的弹性。

狗剩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眼中满是渴望:“小少爷,让我来试试吧?”苏油笑着将小刀递给他,鼓励道:“当然可以,但记得要小心哦。”

整个团队被分成了六组,五十四个人,无论男女,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糟娃率队进城,搜寻着所需的物资;狗剩则专注于竹签的制作;小七的队伍,正热火朝天地生产着蜂窝煤;

拴住和老三则带着两组人,深入山林,淘取珍贵的铁沙;另外两组,一组挥汗如雨地砍伐竹子,一组则肩负起了挑泥的重任。

苏油还特意提醒他们,如果发现白蚁窝,那将是制作蜂窝煤的上等好泥,尽管搬来便是。至于那些女生,苏油也没有忽视她们的力量。

他教会了她们如何编织麻绳,并用细麻绳巧妙地系上一个个节点,教她们打上牢固的八字节,确保麻绳在拉力下越拉越紧,不会轻易松脱。

一切安排妥当后,苏油又悄悄溜到了城边的红嘴芋地,挖出几颗肥美的红嘴芋,将它们埋进火堆里,不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起了诱人的烤香,那是对生活最质朴的庆祝。

当那金黄酥脆的红嘴芋在炭火的魔法下终于绽放出诱人的香气时,糟娃和他的小分队仿佛凯旋的勇士,推着满载而归的“战利品”缓缓而来。在他们中间,竟赫然夹着一位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肉铺掌柜,他身着油腻的围裙,脸上挂着几分不自然的赧然。

肉铺掌柜一眼瞥见正忙着翻烤芋头的苏油,顿时像丢了魂儿似的,连声哀叹:“哎哟喂,我的小祖宗苏少爷啊,您这是唱的哪一出?怎就跑到这荒野之地来受这份风吹日晒的苦呢!

城里头关于您的‘壮举’已是沸沸扬扬,我家那口子一听,二话不说就让我挑了一副新鲜的猪下水来,说是您手艺高超,定能让这些下水变成孩子们的美味佳肴。”

“往后啊,别的不敢说,每隔七日,我必亲自送一副猪杂过来,阿弥陀佛,这世道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掌柜边说边摇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引得苏油心里暗自发笑:这屠夫大叔,平日里杀伐果断,竟也信起了佛?

苏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朗声道:“多谢大叔美意,伙伴们,咱们该给大叔来点啥表示呢?”

话音未落,一群娃子便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还不忘抬头,用稚嫩的声音七嘴八舌地向掌柜道谢,那场面,倒把掌柜羞得像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满脸通红地摆手:“这算啥呀,一副下水能值几个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我还有事,得先撤了……”

夜幕降临,土地庙前的泥浆池静静地沉淀了一宿,仿佛时间在它身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清晨,苏油带着大家,像寻宝者一般,小心翼翼地将表面细腻的泥浆刮起,存入大缸,神秘兮兮地说:“记住,这细泥日后自有妙用,咱们得好好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