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建房第一步:垒砖窑烧砖!

简易的砖窑结构并不复杂,地下用来烧柴的火垛洞已经挖好了,接下来把陶板水平盖在坑洞上,然后在土坑周围一点一点垒泥土。将泥土搓成条,一圈一圈围起来堆高,在垒圈的过程中一边往窑里放泥坯,再继续垒高,直到土窑到他胸口的高度。

纪清越数了数,一个土窑里大概可以放进三十块泥坯。他记得烧制粗砖的关键,火要连续不断的烧八个小时以上,把里面的泥坯烧红烧透,期间不能让温度降低。

因为需要让火势一直保持在燃烧旺盛的状态,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大量木柴。

幸好这片巨大的松林能为他源源不断地提供柴火。

烧火前,纪清越还是担心,不知道有多少成功率,三十块泥坯,最终有多少块能变成砖坯……

纪清越用几块泥坯盖住窑顶,随后取火点燃火垛洞里的木柴。

松木实在是顶好的烧火材料,烧起来火势凶猛,同时消耗量猛增,幸好纪清越准备充足,这几天闲时一直在捡柴砍柴。可只是这一窑,就烧去柴火存量的三分之一。

今天,李家人回来的都很早,因为树上已经不剩什么果子了,预示着今年这次收货已经进入尾声,货郎们傍晚收完最后一批货,摇着长铃结伴离开,浩浩荡荡的车队宛如一条长龙,领头都已经走出村子好远,末尾的车都还未出发。

剩下的果子不卖了,挑捡完后放起来过年吃,这活儿总算结束了。

院子里,其他人镇定地做着手里的活儿,只有李阿娘一脸焦急地站在门口,不断向门外张望,口中喃喃自语:“都这个时候了,四郎怎还未到家……”

十天过去,今天是李四郎第一次放假回家的日子,算一算时间,中午从村学出发,两个时辰过去了,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到家了,可愣是没瞧见四郎的影子,所以李阿娘才这么着急。

“阿娘你别急,以往我跟三郎念学回来,车夫都是送完近的才送远的,四郎肯定在路上了,您若是想念四郎,不如去灶房看看猪肉羹炖得如何,总比站在院子里徘徊强。”李二郎在院子里一边悄悄地看着书房,一边吃着炒豆子。

“就你话多!你与三郎去路上迎一迎,我去灶房看看。”李阿娘还是进去看炉子了。

与以往一样,去上蒙学的孩子到村子里集合,大人一起凑钱租了一辆驴车,专门接送他们上下学,赶车的老头都会把人送到家门口。

为了让李阿娘不那么担忧,李二郎和李三郎决定出去接人,小团子见两个叔叔要出门,连忙跑出来抱住李三郎的腿:“我也要去!”小豆丁的嗓子已经恢复,能正常说话了。

得到徐晴同意后,李三郎抱起团郎:“走咯,我们去接四叔!”

“三叔!骑马!”

李三郎痛快地答应了,他把小孩举起来,让他跨坐在他的肩膀上,“抱紧三叔,别掉下来了!”

“噢!噢!骑大马咯!驾!”

李二郎的伤已经愈合八分,可以稍微走快一点,但还不能跑,团郎知道他受着伤,才没喊他“骑大马”。

太阳挂在西边,温度有些转凉,人们已经添衣,两人都加了一件袄子。

两大一小往村子的方向去接李四郎,小不点高兴得坐在李三郎身上哇哇叫。

“三郎,这么多日未念书可还好?”

李三郎一回来就赶上开荒和收果,再过十来天就要回私塾了,直到除夕放假才能回来。

那时候就要过年了。

“今晚四郎回来,正好校验他的功课,明日我只播麦半日,午后提前回来温书。”

李二郎大手一挥:“明日你与阿嫂锦娘在家照看四郎团郎即可,撒种无需太多人,我与阿翁租一头牛在前面开垄,阿娘与阿奶在后面撒种便好。”

确实如此,李二郎不再坚持,他确实还有许多功课没有复习,这次回私塾,夫子就不再只讲书上的内容了,而是以讲题为主,为县学做最后准备。他苦读十年,终于要参加第一场官考了。

他们猜得果然不错,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一辆驴车缓缓走来,驴叫声不断:“呃依呃依——”

还有李四郎惊喜的呼喊:“二兄!!三兄!!团郎!!!”

即使上了蒙学,底子还是小孩。

驴车在他们面前停下,李四郎兴奋地爬下板车,朝车夫老头作揖答谢,又向板车上的好友挥手后,才跑向兄长们。“二兄三兄我好想你们啊!!我也好想阿爹阿娘阿翁阿奶二姐和大兄阿嫂!!”

团郎没听见他的名字,急得直叫:“四叔,我呢!!你想不想我!!”

“嘻嘻,我也想团郎!”李四郎避开李二郎的伤处抱着他的另一条大腿:“二兄,你的伤可好了?”

“好的差不多了,下田已经无碍。”他接过李四郎的包裹,里面装着他的换洗衣物和书本,“走,回家,阿娘煮了一大锅猪肉羹等着你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