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近在招待所住下,静待审批下来。
因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经由上面的政策调整,一切有明文规定的行业改革都变得格外松泛。
不过一天时间,他们提交的审批就过了。
待到给公司取名时,舒苗直接来一招就地取材。
“月儿湾天麻种植责任有限公司。”
股份占比是八比一比一。
其中“一”是因陈永贵既有他个人的出资占比,且需要他帮着管理运行公司的原因定的。
另外“一”是根据月儿湾其他社员的出资比例占股。
而舒苗手中的八,还需要预留一部分出来,以便未来引进人才时需要。
这是月儿湾所有社员都心服口服,早就商量好的占股比例。
虽然舒苗知道这个结果有必然的前提在,但至少心理上是舒坦了。
陈永贵捧着新鲜出炉的营业执照,面上是难掩的激动与动容。
紧接着,俩人转头就去了林业局,把一系列需要的手续一步一步办下来,最后再转战银行。
因为有月儿湾的合作社做担保,轻轻松松就申请下来一笔五年的无息贷款。
等俩人启程回红星公社时,陈永贵整个人都是懵的。
相比于成立公司时所需要走的繁杂流程,反而是公社那关走到最通畅不过。
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到承包山林的审批。
陈永贵一直都知道城里人有各种门路知晓国家的各种政策照顾,却没想到国家对老百姓能照顾到这个地步。
感动之余,对舒苗的崇敬之意就越深。
毕竟以这孩子的见识与脑子,想做什么成不了?
可她偏偏愿意回到这山旮旯,拉着乡里乡亲一起进步。
简直太无私,太大义了!
眼见这么一圈下来,陈永贵看向自己的目光,从之前看宝贝疙瘩的目光,变成了真心实意的敬佩,舒苗莫名觉得好笑。
老实说,其实她对此行的顺畅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转念想到刚宣布改革开放,京市的大街小巷都在抢着装修的个体户们。
再与本市冷冷清清的工商局一对比,瞬间就释然了。
既然红利能被吃到嘴,那就说明她站在了这个时代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