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不仅方便读书人上手,也方便普通百姓去理解。
其中仁义礼智信勇诚孝,仅仅只是希望百姓,能知晓礼义廉耻讲文明,提升做人素质罢了。
完全不是儒家那一套,甚至要人敬爱兄长,顺从兄长,用以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
兄友弟恭本就是人之常情,何来‘顺从’一说呢?
当然,《汉礼》有一个前提,就是只能跟咱汉室自家人这样!
若是对外,那就是利己主义。
无论是谁,惹我就往死里干你,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仁慈。
无所不用其极,且务必斩草除根。
而崇洋媚外者,必诛!
敢与蛮夷言和者,必诛!
非我族其心必异,绝不可有任何心慈手软。
简单粗暴,爽快狠。
说是汉礼,实则更像是一种对汉室子弟的劝诫。
大明民风淳朴友善是好事,但在某些情况下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而造成这种局面也全赖那变了味的儒家思想。
历朝历代江山倾覆前,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边是武将势微,文臣做大。
若是遇到张居正、王阳明这样的大佬还好,可惜类似这二位之人,哪有那么常见呢?
赵家生怕他人模仿他掀桌子黄袍加身的行为,穷兵黩武,重文轻武,最终落得个什么凄惨下场?
有钱有人科技发达,却被蛮夷打成那样?
这就是文臣做大之后带来的影响。开国之君威望隆重尚且能将其压制,可后世之君呢?
直接被他们给带偏了,软弱不堪没有主见不说,还被文臣给彻底架空成了傀儡,没有任何话语权。
难得出了个有勇气有决心的宋孝宗赵眘,可惜识人不明用人不善,雄心壮志却对赌失败,文官又再次将其压制,不允其在言开战。
无奈他只能尽力维稳,倒也为百姓争了点安宁日子。
而到了大明也一样,君不行,文人又势大,被区区野猪皮打的哭爹喊娘,与开国之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人做大了,若是真做点实事出来也不说什么了,可偏偏最能贪污敛财的也是他们。
无论哪个朝代的皇帝,毕生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如何在文武之间寻找平衡。
文人做大有种种弊端,武将做大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最终倒霉的都是百姓。
朱高煦此举也是为了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代人将世界打穿纳入汉家统治为一,从源头开始给百姓洗脑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