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职位上的差距,执意面见外交大臣,向其阐述了扶植一个与英国有利益合作的远东国家用来抗衡日本的利害关系。
他讲述了自己在江淮地区的所见所闻,
飞虎军的参战人数在40万左右,其中一半都是重新入伍的预备役人员,但是在整个后方,因为军需品的刺激,甚至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而不是想象中的萧条与厌战。
同时他还透露了飞虎军海军正在谋求建造两万吨级巡洋舰杀手或者小型战列舰的想法,用来打击日本的贸易。
通过买卖军舰、培养军官,使一国海军沾染上英国的关系,从而深入影响一国政局,
这在日本身上已经得到了体现,再在飞虎军身上做一遍又有什么问题呢?
葛福言语中还透露出他在安庆听到的传闻,前帝德军官正在大量充任飞虎军的顾问,
英国公司在江淮市场上经常遭到各种德国皮包公司和夏德合资企业的阻击,
如果再施加激进手段,很有可能会导致已开民智的江淮地区全面反英,这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与一封言辞中充满个人情绪的长篇电文相比,外交大臣更加相信这名年老却干练的职业外交官,
但外交部并不能代表政府,政府也不可能完全代表议会的意愿。
许多议员在听到远东一个还没有成为国家的地方政权,蔑视他们大英帝国的权威和要求后,显得义愤填膺,
他们准备在下一次的议会例会上发动投票,施以小小的惩戒。
在这一场闹剧中,美国领事富兰克林倒是稳坐钓鱼台,别人在那里唇枪舌剑,他则拉着荷兰领事一同品尝,比较茶叶的味道。
他在会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找上了刘瑞,向他转达了国内斯蒂庞克公司的感激,还递交了美国财政部的信件。
原来在经济危机中,斯蒂庞克公司由于资金链运转困难,不得不以身割肉,选择将底特律工厂挂牌售卖。
而此时国内的汽车工业陷入了福特化过于严重的境地,
长期以来只仿制福特的T型车与A型车,使得福特车企关于后续车型的引进仿制上开始加价。
为了寻找替代品,手中攒着一笔资金的四海公司开始在全美各汽车工厂上大量寻找,最终和斯蒂庞克公司一拍即合。
在美国财政部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合同,四海集团出资收购了底特律工厂,
同时和斯蒂庞克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其技术,生产2.5吨卡车以及五吨甚至更重型的卡车。
除此之外,设立在江西的汽车二厂,也通过四海集团找上了雪佛兰公司,获得其乘用车的授权生产,
至于完成了A型福特仿制工作的庐州汽车厂则是找上了道奇公司,
从汽车厂中分割开来的农机厂则与万国公司达成了关于收割机和拖拉机的大量合作。
这一波技术引进奠定了后来华国汽车工业的基础,
而此时的美国汽车公司并不认为出售几款落后车型的技术有有什么害处,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对着几台样车看一眼就能生产的厂商呢?
在经过这样一番大动作后,美国工业企业,特别是陷入到财政危机的工业企业,都将目光放到了原先这片被英国人所掌控的市场上。
在他们的鼓动下,美国财政部也开始寻求双方的合作,只要有钱赚,即便把自己的妻儿献给撒旦,资本家也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