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线并不会因为许家准备议和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反的是,随着苏沪军的精锐部队相继溃败,大批其他派系武装纷纷投降。
原本苏沪军士兵的伙食水平在全国也算不错,每天两顿干饭,一顿稀饭,下饭的小菜也有不少。
西边的江淮大地由于频发水旱灾害,在老几辈苏浙人的印象中,一直都是逃荒的形象出现的,
认为他们是没有吃过饱饭的穷鬼。
可当第一批投降的苏沪军吃到飞虎军的标准伙食后,惊为天人,
他们这种战俘每天给几个窝窝头都算是优待了,
然而飞虎军竟然会在香喷喷的大米饭上放上大块的红烧肉!一周七天炊事连置办的伙食都不重样!
战俘对于斯帕姆午餐肉煸炒鸡蛋这种咸香食品评价尤为高,特别能下大米饭。
而飞虎军已经服役三年的老兵在看到战俘努力消灭午餐肉后,笑眯眯的把自己碗里的肉片赶到了他们碗中,让战俘受宠若惊。
他们不知道的是,老兵在摆脱了吃厌的咸香口午餐肉后,简直是泪流满面。
“终于不用再吃午餐肉了!今天我要把私藏的火锅罐头拿出来,把门关好,不要让香味飘出去,被纠察抓到就完了!”
可能,这就是少爷兵的烦恼吧。
积年累月下苏州报刊对于飞虎军形象的抹黑,在香喷喷的大米饭和表面蹭亮的红烧肉面前不攻自破。
等到扬州战役给了苏沪军主力重创一击后,对于各种小据点的战斗就更加轻松了。
战士们大大咧咧的在据点的上风口埋锅做饭,红烧猪肉,葱爆羊肉,大排的气味顺着风灌入了饥肠辘辘的守城士兵的鼻子里。
战俘宣传队再一出马,拉着大喇叭用亲身经历来劝说,抓俘虏的效率不比年末杀年猪的速度慢。
甚至出现了三个刚入伍的新战士俘虏了上百号苏沪军的战例,而他们心甘情愿被俘虏的原因,就是想好好吃一顿饱饭。
从扬州战役结束后,到对苏州发起进攻的这段时间,在军史上被称为戡平期。
在付出了伤亡不到1000人的代价后,淮安府与扬州府的广大地区就顺利收入囊中。
摆在第二军面前的下一个目标便是苏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