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铸币税和民心

萧盼盼摊手,“肯定有人在想,我就以物易物,我就不用你朝廷发的货币。这个想法是有可操作性的,但你得把自己排斥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之外。以物易物的前提是需求,甲需要乙的某个东西,所以甲拿自己家的粮食去换,但乙如果不缺粮食呢?或者说乙不想换呢?”

“到了更大规模的交易中,甚至跨地域的交易中,这种以物易物又该怎么去实践呢?不可能每次交易我都要带一大车的米,你都要带同等价值的布和我换吧。而且,你怎么去判断我一大车的米值你一大车的布呢?”

“所以货币是必然会在社会发展中诞生的,而这也是货币的定义之一,一般等价物,即用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并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对于这一定义,无数古代的精英们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简单明了,而且暗含了货币发展的历史原因,甚至有些文人当即就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决定,以后科考里可以加一道考题,阐述货币这个词的含义。

于是,萧盼盼无形中让某些时代的名词解析题变得怪异,但又进步了起来。

“现在大家都知道铸币税无法避免了,那是不是就要担心皇帝或者朝廷乱规定币值了。”萧盼盼摇头,“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汉武帝已经用实践告诉了所有人,币值是不能随便定义的,要不然肯定要当大冤种。”

汉武帝撇了撇嘴,他觉得这件事可以不用总提的。

“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是有定数的,不可能张口就来,随便乱发。它的依据是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总量。超过这个数值就会是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低于这个数值就会是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经济衰退。”

随着萧盼盼的说明,光幕里出现了一副场景,无数的人用车拉着一摞一摞的纸去买米,但一车的纸最后只能买一小袋米。

“在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时代里,增加铸币税的方法还比较粗糙,那就是偷工减料。比如一枚铜钱里含铜量越来越少,稀释掉它本身的价值,同时大量铸造铜钱放入市场购买实际财物,等通货膨胀反应出来时,真正的财物已经被转移到了皇帝的手里。”

萧盼盼坐直了身子,“是不是觉得这样来钱很快,很爽,是不是觉得只要这样继续干,天下的财富就都是你们这些皇帝一个人的了。”

“但你们别忘了,真正的财富永远是由人生产出来的。你们也别忘了,这些财富就是这些人身上的血肉,一旦你们习惯了用这种方法,肆无忌惮的去搜刮百姓的血肉,百姓自然就会反抗。”

“轻的就是不用你这个钱了,甚至会出现民间的私自铸钱,代替掉你发行的钱。这些人你抓的完吗?你又要养多少人去抓,养这些人不花钱吗?当你征来的税付不上这些人需要的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