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礼义释吕公诺 王通智取肃州城

秦王本纪 墨染幽兰 3208 字 9个月前

拓跋志闻之,骂道:“你这贼人,吃我一刀。”

言毕,提刀出马奔向李礼,李礼大怒,遂策马提矛应战,手中碧玉长矛直取拓跋志。

两人斗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李礼见状心生一计,遂虚晃一招,拓跋志赶忙提刀来迎,李礼趁机一矛刺向拓跋志,拓跋志招架不住,被李礼一矛刺中心口。

城上拓跋存见状大惊,这李礼果然勇猛,见拓跋志战死,暗忖道:这拓跋志虽死,却与李礼战了三十回合,李礼此时应是力疲,若令吕承出战,定可退军。

思毕,遂令吕承出城迎战。吕承闻之,欣然领命。

城下,吕承提刀纵马来战李礼。

李礼见是一员老将,喊道:“老将军莫非吕公诺呼?”

吕承喊道:“既知老夫威名,如何不退?”

“老将军为汉人,为何助纣为虐?”

“既食君禄,当尽君事,何须多言?”

言毕,提刀来战。李礼见状,亦提矛来迎。

两处士兵,齐声呐喊。两人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拓跋存城上观战,见李礼并无疲意,唯恐吕承有失,赶忙鸣金收兵。

李礼见拓跋存鸣金收兵,自领兵而回,距城二十里下寨。

回至城中,吕承道:“老夫战得正酣,城主如何鸣金收兵?”

“那李礼年轻气盛,先同拓跋志战了三十回合,又与老将军战了五十回合,仍不见力疲,本城主恐老将军有失,故而鸣金。”

吕承闻之,喝道:“年轻气盛如何,老夫走的桥比他过的路还多,明日再战,休要鸣金,老夫定斩其首级。”

拓跋存点头应允。

却说,李礼距城二十里下寨,苦思退敌之计。这老将吕承果然名不虚传,五十回合仍不见刀法紊乱,来日必当用计赚之。

次日,李礼又率军甘州城下搦战,拓跋存忙令吕承率军出门迎敌,亲自登上城楼擂鼓助威。

甘州城下,只见吕承一骑飞来,不言一句,提刀便砍,李礼提矛赶忙招架。两人又斗了五十回合,亦不分胜负,李礼见状虚刺一矛,吕承横刀便挡,李礼趁势拨马撤回。

吕承见李礼欲撤,喊道:“竖子莫逃!”

言毕,策马而追。

殊不知,此正是李礼之计。

李礼见吕承追来,勒马翻身,趁吕承不备,一矛击中吕承座下马蹄,吕承顿时被掀翻在地。

李礼一矛挥至吕承头顶。

“我碧玉长矛下不杀老卒,你且回去吧。”

吕承闻之一愣,遂翻身上马,飞奔城中。

甘州城中,拓跋存问道:“今日迎敌,何故如此?”

“战马忽失前蹄,李礼以此为鄙,遂不杀之。”

“既如此,如何对敌?”

“明日换马,使拖刀计敌之。”

拓跋存闻之,表面不言,实则内心疑之。

次日,李礼又率兵城下搦战,吕承率兵迎敌,两人斗了三十回合,吕承卖个破绽,提马便回。

李礼见状暗忖:前两日,皆是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今日如何三十回合便逃?

思毕,李礼提矛便追。

此时,吕承突然勒马,一刀反劈,李礼不及招架,吕承一刀从李礼头上飞过,砍下头盔。李礼见状大惊,赶忙撤回,率兵返回营寨。

回至寨中,李礼暗忖:吕承今日不杀我,定是报昨日不杀之恩,明日再战,且看他如何对阵。

却说,吕承率兵回甘州城,拓跋存便令左右拿下吕承。

“城主何为?”吕承大喊道。

拓跋存大怒道:“昨日他不杀你,今日你不杀他,我在城上看了几日,当我眼瞎么?你见那秦军势大,必是通敌也。”

“小人冤枉!还望城主明察!”

“拖下去斩了祭旗,待明日本城主亲自率军迎敌。”

众人见状忙劝道:“老将军一时糊涂,还望城主手下留情。”

拓跋存闻之大怒。

“再有求情者,一并通敌论处,斩了祭旗。”

众人闻之皆不敢言语。

正当吕承被左右押下之际。

此时,十数人突然冲出,为首一人,砍杀左右两人,大喊道:“我父亲冤枉,城主为何如此?”

众人看去,只见此人浓眉大眼,鼻直口方,一身亮甲。原是吕承长子吕乾。

吕乾亦知父亲今日手下留情,必是重情义。只是那拓跋存心胸狭隘,恐父亲有失,赶忙率手下数十人前来。正见父亲被守卫押着。

拓跋存此时被惊倒在地,吕乾看拓跋存惊倒,一刀砍杀。

大喊道:“我等皆是良民,拓跋氏残暴不仁,无端挑起战争,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秦王仁义,我等欲降,不从者杀无赦。”

众人见吕乾一身是血,皆不敢言。

吕乾随即差人唤李礼前来取城,李礼闻之,率军进入甘州城,诛杀拓跋氏党羽余孽。上书秦王李庚言甘州城已得。李庚闻之大喜,遂率军前来,闻李礼所述,重赏吕承父子,令吕承父子坐守甘州城,吕承父子跪谢。

却说,李礼得了甘州城,李庚大喜。遂唤众将商议夺取肃州城。

王通上言道:“李礼将军率军五千取了甘州城,且休整队伍,末将自当率军五千军马取肃州城。”

“回禀义父,此番取得甘州城并不费力,孩儿无需休整,即日可出兵肃州城。”

李庚闻之。

“礼儿才取了甘州城,肃州城且让文远将军去吧。”

李礼闻之退下。

李智上前道:“肃州城守城者乃西羌旧部,名唤米擒司。义父可修书一封,文远将军先去瓜州城,将此书送至城中,瓜州城定可出兵助将军。”

李庚闻之遂修书一封,令王通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