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积习

临高启明 吹牛者 1632 字 4个月前

郧素济算了算,不算孩子的话就是每人400斤。老人年龄大,又不参加劳动,这个数字不算低,但是孩子是越大越能吃。再者这只能满足口粮,日常生活还得有开销。他又算了一笔帐,按照范十二的汇报,本村的粮食亩产,折合标准亩大约是双季每亩300斤,30标准亩就是9000斤。800斤还不到收成的一成。就算要负担种子、肥料和公粮劳役,代耕户也很划得来。何况代耕户等于是一家顶了二家的纳税抬头,土地多占了却是按照基本税率缴税,不用累进。这算盘真是精!

他又走了几户“抚恤户”,除了死了儿子的曹家老太据说“走亲戚”不在家之外,各户说辞都差不多。郧素济见他们气色都还不坏,没有冻饿的迹象。对村政还比较满意:不管这范村长私下里捣什么鬼,最起码的工作他还是做到了。

郧素济又随意进了沿路几家农户家庭,看看屋里的情况。大致来说各家各户的模样都还过得去。卫生搞得也好。范十二说这标准村都是建有统一的公厕和倒粪站的,不但易于保持卫生,对积肥也有好处。

每户的基本生产工具也大致齐全,用得大多是天地会推广的改良农具。范十二说大家普遍反应新农具轻便好用,就是买起来“咬手”。随着第一批配发农具渐渐开始损坏,添购新农具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

大型畜力农机具基本没看到,进去的几户人家也没有栓牲口。看得出生产规模都很小。

“春耕的时候没牛的人家怎么办?”

“按老法子,”范十二道。“有钱的租牛,没钱的便换工。”

郧素济又问:“天地会有耕牛贷款。有人贷吗?”

“少。大伙都说‘如今吃穿不愁了,日子过得安稳。又有自家的地,可不敢胡来。’。”

郧素济想倒都是一个调调!

再看各家各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家条件明显好于一般水平,不但桌椅家具多些,还添置了热水瓶之类的日用工业品,床上用品也不是一领简单的草席一床薄毯就完事了,有被单,有木棉或是豆壳的枕头――相当考究。不少人家还配了蚊帐。

他问了问村里的吃粮情况,韩道国说每人每年吃粮大约330斤。因为征发劳役多。出劳役是工地供给伙食,所以吃粮数比较少。

郧素济得知这里吃粮主要还是以杂粮煎饼为主,吃细粮的比例很低,还不到三四十斤。原因是可以利用各种杂粮和瓜菜,另外也有很多人吃不惯糙米。收获的糙米除了缴公粮之外,大多拿到集市上卖掉换取生活和生产物资,因为农民手里缺现金。

这里的山东移民原本大多有种棉纺纱织土布的副业,到了本地农村不植棉,自然这个副业也没了。因为本地的成衣廉价。现在农户也开始普遍穿成衣,进一步增加了现金的开销。

“买农具,买衣服,买盐。栓牲口……都得现钱,大伙都觉得钱不够用。”

“卖粮都卖给谁?”

范十二说基本都卖给德隆了,除了德隆收购粮食公平买卖。不耍秤之外,收购点遍布各个市集也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