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陪她做胃镜

最绝的是要陪着她去做胃肠镜。

成年人你懂的,需要一纸报告来放心。

她按黄尚的要求预约了胃肠镜,由于带有麻醉,家属必须在场,晚上常淼淼需要排空体内,黄尚给她都安排好,药液兑好水,定好表,看着她半夜起来喝掉,再一早冲进医院大门去排队,看着她喝掉麻醉剂再走进检查室,很快她就不省人事,配合机器得出数据。

她在里面检查,而黄尚在外面略带不安得等待……

这种感觉很奇妙,唤起了某些久违的开关。好像自己真的成了她的家属,需要对一个女人负责。

黄尚知她一直有胃病,幽螺少不了,但由于某种原因,肠镜是最期待又担心的,没多久后,护士突然把黄尚叫进了检查室,说家属来看着屏幕,医生熟练地操作探头,他在屏幕上看到了鲜红的肠管内壁,光滑无恙,没有任何息肉需要去掉,放心了!

医生说看好了,然后又把人请出去。

做完没事,又想着去吃什么东西。有名有什么呢?着名的汤馆都是上午开业,她说算了,去吃三皮一线好了,这是她从小吃到大的东西,三皮一线是什么?黄尚觉得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食欲。

原来米皮就是类似于粿条的一种食物,但是不同于粿条的是,它大部分是凉拌做法,也有炒制,但是吃的人很少,米皮的辣椒非常香,还带着红油,让不能吃辣的潮汕人望而却步,但实际吃起来却没有那种火辣口感,还好,料水掩盖了米香,常淼淼说小时候吃到的米皮都是现蒸出来的,那种才有米香,现在这些都是机器制作,大部分店家都是订货送货的,早就没有之前百花齐放的滋味了。黄尚又觉得惋惜,现代化量产与手作美食之间的矛盾,大概总是一个循环吧,或者是为了数量,或者是为了味道,潮汕人更加讲究味道一些,但是无名这边,似乎他们还在,嗯,想着如何赚到更多的钱为重吧。

两个人就骑着电动车一路顺着店找美食,每个都只点一份,两个人分着吃,浅尝辄止,为了留出肚子吃其他的。

常淼淼心想,这样还怪浪漫的,她没有黄尚细心,也不太会接待人,大部分的店都是在点评上搜的,这点还真的蛮尴尬的,第一次发现,自己虽然是无名人,但是对于这个城市知之甚少,她的生活圈子非常窄,大概以家为圆心,五公里半径最多了,自己自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前几年,都是在这个圈子里完成,她以为自己可以很熟悉,但其实,离家十几年再回来,一样充满了陌生感。

黄尚把车停在一家店门口,他好奇地问常淼淼,糊卜是个什么东西?

常淼淼也不知,第一次听说,完全没有概念,两个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得走进店里,小店里已经过了吃饭点,老板正坐在角落打瞌睡,突然看到来人,就起来用方言问两人吃什么,常淼淼是个说普通话长大的,对于方言只是能听不能说,被黄尚打趣半天。这些都是历史环境造就,虽然说要推广普通话的全面普及,但是方言乡音这个东西还是不要被替换掉吧,这是一个人最简单质朴的归属感,他从哪里来,他落叶归根何处,他是在哪一片文化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常淼淼就没有这种归属感,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像是中原地区的人,但是祖籍也更不像,老常的精神依托至少还在帝都,但是她,似乎就注定了四处漂泊……

过了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牛肉糊卜端上桌了。

老板介绍这还是一道结合了异域风味的特色美食,主要食材包括牛肉和糊卜。糊卜是由烙饼切成丝制成的,具有小麦的香气,搭配酸爽的酸牛肉,口感独特。就像是一大碗的烩饼。糊卜这种做法最早是古丝绸之路走商的商贩,从崤函古道南段带到洛宁的。黄尚听得云里雾里,在无名这个城市,似乎每个人都是考古课代表历史课代表,很多东西都有个人文背景,哪像我们有潮啊,开埠才百年!黄尚略略自嘲。

1860年有潮开埠,迅速成为粤东第一大港。商业价值日渐提高,那些走出去创业的潮汕人,回到故土办厂开店,这传统一直延续至经济特区设立,投资办厂、造桥修路、建校兴学等的华侨络绎不绝,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常淼淼也很敬佩这些人的经商能力与反哺家乡的优秀传统,相比较,自己这个无名人,总是无时无刻得想着离开家乡,到外面闯一番天地,可是十几年来,还真应了费翔的那首老歌,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想起前夫哥,也算是有一番作为,但是这样没有背景还被时代红利青睐的人实在是少数,常淼淼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她一直都在纠结,走出无名是自己的需要,不是儿子的,自己把他送去无名是不是做错了。

最绝的是要陪着她去做胃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