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还是那个不着四六的贾宝玉,知道林黛玉已经被指婚,而且大家现在年龄都那么大了,还是没有一点男女大防的自觉,跑到贾敏她们面前说着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吓得贾敏直接让人捂嘴给他拖下去了。
当天贾敏就对贾史氏撂下话,要是再不好好管教贾宝玉,再有下一次,林贾两家还是断亲吧,可不要拖累了林家一众。撂完话就带着黛玉和琮玉回林府了。
贾史氏也被贾宝玉吓了一跳,她也没想到贾宝玉能说出那些话,这个事情太严重了,她一改往日的慈和,把除了她院子里以外,那些听到话的下人都送到庄子上看管起来,自己院子里那些下人也下了封口令。
主事人一旦发了狠,下人就没有不怕的,那天的消息是一句都没有传出去,贾史氏是第一次对贾宝玉这么失望,她自己下不了手,就让他老子贾政去教育他了。
后面贾老太太又给贾敏传话,这次是真的病了,吓的,毕竟年纪大了本来就被贾赦气的不轻,现在又被惊吓了一回,彻底躺下了。
自从王氏又被关进了佛堂,贾家现在还是王熙凤管家,是的,贾琏依旧是娶的王熙凤,毕竟因为王氏,那时候两家的名声都坏了,婚事上都比较艰难。
这门亲还是王家主事人王子腾上门,亲自保证王熙凤在家已经熟读了女四书和律法,绝对不会像她姑姑那样,贾家又实在找不到比王熙凤门第还要好的媳妇,才捏着鼻子认下的。
王熙凤确实是与原着中不同了,虽然性格还是泼辣,可确实是熟读了律法的,所以王氏才一直没有把管家权放给王熙凤,而且王熙凤平时还能劝着些贾琏。
世间万物都是一环套一环的,贾琏和贾珍玩的熟,他被王熙凤念叨多了,行事自然就比原着中要收敛,连带着贾珍也没再扒灰,秦可卿也没再早逝,人都是因为无知才会无惧!
这一连串的变化,才会有贾赦和贾珍现在的赏赐,两府最出格的就是王氏的事,这一次王氏进了佛堂,那是这辈子都别想出来了。
而且因为放印子钱的事,贾赦把人关进佛堂后,还让王熙凤和贾政一起陪着开了王氏的私库,毕竟那印子钱的事要摆平,也是要花钱的,不是说把欠条都烧了就能了结了的。
那这个钱贾赦可不愿意从公中出,贾政又没有钱,就开了王氏的私库,把她的嫁妆对着嫁妆单子分出来以后,好嘛,剩下的光银子就有三十万两,更不要说那些从公库里昧下来的东西了,而且还看到了族里祭田被卖的文书。
当时要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贾赦是一定要让王氏直接病逝的,后来在贾史氏的出面干涉下,好歹才让贾赦只拿了25万两银子和一些公库里的东西,其他的还是给二房留下了。
从王氏进佛堂,贾家就是王熙凤在管家了,熟读了律法的王熙凤那就是个人精,在闺中就知道这个姑姑害婆家小姑子的事,所以在嫁入贾家以后,心里就防备着这个姑姑。
毕竟,她从小就经常来贾府,贾府里的形势她看的很清楚,要是大房没有嫡孙,那贾史氏绝对会想办法把爵位传给贾宝玉的。
所以,她嫁进来的时候,就让她叔叔王子腾给准备了懂医的陪嫁丫鬟,刚进贾府的时候也非常小心,果然,新婚第二天就在她和贾琏的院子里找到了很多不利子嗣的东西。
贾琏气的和贾赦说了,但贾府贾史氏一人势大,既然贾敏的事闹开没把王氏怎么样,那不受待见的贾赦闹出来就更没有用了。
所以,贾赦只是让贾琏和王熙凤搬到了他的东跨院里,对外只说是让二人尽孝,府里的事大房基本不管。
现在王氏进佛堂,邢氏不堪大用,可不就王熙凤管家了,王熙凤管家还是非常利索的,不过十来天就把府里理顺了。
以前的那些刁奴也都被贾赦送官的送官,发卖的发卖,剩下的都是问题比较少的下人,不够的人手都是从庄子上新抽调上来的。
王熙凤,一上来就制定了一些规矩,有了那些被处理的“前车之鉴”,现在府里的下人那叫一个听话,所以她才能很短时间就把家里理顺了。
贾府第二次说贾史氏病了,请贾敏过府就是王熙凤亲自登门请的人。怎么说也是亲母女,贾敏也放心不下老母亲,毕竟贾史氏都是八十岁的人了。
后面几天,贾敏每天天一亮就去贾府,天快黑才回来,过了半个月,贾史氏才缓过来,大病初愈,那是什么心气都没了,倒是让贾赦松了一口气,老太太一发火,他就没有拗的过他娘的时候。
这一世有人还欠银,国库不空了,皇上也就没有发那所谓的让妃子省亲的旨意,原着中那是皇上为了赚一笔银钱充盈国库,这才提前囤好建院子所用的东西,发的省亲的旨意。
贾史氏好了,贾敏就不再去贾府了,越是临近林黛玉的婚期,贾敏有说不完的话和林黛玉说,没过几天,黛玉就被她娘念的头晕了,找了她爹林如海,才让贾敏不再如此。
贾敏就两个孩子,中间几年黛玉不在身边,这还没回来几年,女儿又要出嫁了,她是真的不放心,女儿要是嫁到婆家过不好怎么办?
那郡王府又是宗亲,这以后假如黛玉在婆家受了委屈,家里连给她撑腰都做不到,你说贾敏怎么能不焦心,只能趁着这段时间,多给林黛玉说说这些后院的官司。就盼着她嫁人以后能顺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