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婉溪和知青点的几个知青一起坐着牛车去了镇上。大家说好在公社门口汇合,然后各自离开。陈雪柔和谢蓉蓉依然跟着姜婉溪,几人都没有来过镇上,还好向赶车的沈大叔打听了一下邮局的地址。

邮局离公社有段距离,几人走了十几分钟才到。陈雪柔和谢蓉蓉先去打电话,姜婉溪去寄信。

邮局的工作人员看到寄信人叫姜婉溪,再看寄信人地址“呀,你就是姜婉溪,这里有你的信和包裹。本来还想这两天就给你送去东风大队,没想到你自己先来了。只不过东西有点多,你能拿的动不?”

“啊,有多少?”姜婉溪有些奇怪,家里寄的东西应该都寄过来了,难道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爸妈又给她寄了东西?

“有两个包裹,一封信,包裹挺重的。”

“那麻烦你们先帮我找出来一下,我打完电话来拿可以吗?”

“当然可以。”工作人员很热情。

姜婉溪来到打电话的地方,陈雪柔刚打完电话,轮到谢蓉蓉了。后面没有人,姜婉溪自然而然的排在谢蓉后面。

打完电话报了平安,姜婉溪的包裹就放在了门口。今天来寄信的人很少,刚才那个大姐就守在包裹旁边。

姜婉溪很感激她,毕竟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比较纯朴敬业的。大姐毫不在意地说了句:“为人民服务嘛!”

姜婉溪拿起信一看,信是姜珩写给她的。而其中一个包裹也是他寄来的,姜珩比姜婉溪早走一个星期,没想到居然给她寄了信,还寄了东西。姜婉溪提了一下,确实挺沉的。还有一个包裹是从京市寄过来的,也挺重的。

姜婉溪只好又把东西寄存在邮局,她还要去买煤油和煤油灯、劳保手套,、草帽和胶鞋呢。

几人又去了镇上的供销社,陈雪柔和谢蓉蓉看姜婉溪买什么,她们就买什么,毕竟两人都没有经验,姜婉溪在农村长大,她买的东西应该都是实用的东西。

天气太冷了,几人也没有什么要买的,就早早的去了公社门口找沈大叔,请他把牛车赶去邮局门口。东西太重了,她们拿不动。路过国营饭店的时候,姜婉溪买了两个肉包子,花了一毛钱,还要肉票。肉包子是给沈大叔买的,天寒地冻的,人家等了这么久,待会儿还要麻烦人家帮忙搬东西。

沈大叔爽快的答应了帮姜婉溪搬东西,只是怎么也不肯收下肉包子,这可是肉包子啊,家里一个月也吃不到一顿肉。“姜知青,这可使不得,不就是搬个东西吗?”

“大叔,您就拿着吧,我们初来乍到,以后麻烦你的地方还多着呢,再说,也不是白给您的,我还想问一下,您知道咱们队里哪里可以换到鸡蛋吗?我想换点鸡蛋。”姜婉溪直接把肉包子塞进沈大叔手里,沈大叔不好意思说“那我就收下了。”然后把肉包子揣进怀里,他要带回去给儿子和女儿吃。

“我帮你回去问问我家那口子,她应该知道,你要多少?”沈大叔一边赶着车,一边问姜婉溪。

“大叔,能多换的不?我们也要。”谢蓉蓉小声的问道。知青点的饭菜太难吃了,一点油水也没有。才吃了一天就受不了了,知青点是可以自己开小灶的,能有鸡蛋吃也不错。

“可以可以,不过不能说出去。”沈大叔说

回东风公社的路上,其他几个知青看着姜婉溪的两个包裹感慨,这姜知青家真有钱啊!前天来的时候大包小包,今天又拿回来两个包裹。

回到知青点,姜婉溪拆开包裹嘴角抽了抽,一袋面粉,京市来的。她突然想到舅妈开玩笑说给她寄面粉,这可能真的是舅妈寄过来的,这袋面粉够她吃好久了。再拆开姜珩寄来的包裹,也是吃的,有晒干的蘑菇和干菜。还有粮食,麦乳精,午餐肉罐头。

姜珩的信上说他一回到黑省就开始做卤味了,先做了卤猪头,目前来看来还是不错的。他准备在上工前把其他吃食做起来,和他合伙的是一个非常信得过的朋友,方子的事情一定不会泄露出去。蘑菇和干菜是和老乡换的,至于其他东西就没有细说。姜婉溪知道姜珩有渠道弄来这些东西,她也就不客气的收下了。他们不光是堂兄妹,还是合作伙伴。

半下午的时候沈大叔家的小孙子来知青点找姜婉溪几人,姜婉溪几人回来一人带了二十个鸡蛋,五分钱一个,二十个就是一块钱。姜婉溪知道现鸡蛋在三四分钱一个,沈大叔家一个鸡蛋赚一分钱,已经很公道了。如果她们自己去换的话说不准会更贵,以前在红胜大队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姜婉溪决定今天就开始教陈雪柔和谢蓉蓉做饭,首先要学的就是如何烧火。来的那天老知青们请他们吃了饭,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今天下午就他们几个凑东西请大家吃个饭。这年头,知青的生活也不容易。

姜婉溪拿了点白面,其他几人一人出了点杂粮面。男知青去村里换了点土豆和白菜,姜婉溪决定做一锅杂粮面疙瘩汤。土豆和白菜切条,用猪油炒一下,然后加水煮开。姜婉溪还贡献了一个午餐肉罐头,切成小块夹在里面,好歹有点肉味。

大家都直呼姜婉溪做饭好吃,都说接下来这段时间有口福了。姜婉溪发现东风大队的知青还是很正常的,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来看大家都很团结。

第二天,姜婉溪和知青点的几个知青一起坐着牛车去了镇上。大家说好在公社门口汇合,然后各自离开。陈雪柔和谢蓉蓉依然跟着姜婉溪,几人都没有来过镇上,还好向赶车的沈大叔打听了一下邮局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