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时,没有常识的10.1去图书馆借书,后来终于在10.8号借了感兴趣的书,以前,听过,黄石的孩子,拍了片子,认为书畅销,才会有这个结果,只知道是讲一个英国人在中国,但具体什么就不知道,最近发现书籍的设计也会对读者与书本书很重要。
从10.9-10.10,看完这本232的书,包括序言,致谢,其实本书的故事深深的打动着我,霍格去世的时候,眼泪在眼睛打转,其实我的眼泪在最初的阅读与生活中流的差不多,包括在读茶花女的时候,小仲马,有人为此痛哭流涕,我却无尽的悲凉与无奈,更多的是感伤后却无泪。
本书的作者,也是第一次看见,詹姆斯.迈克努斯,作者是记者,乔治霍格最初的通讯员,也是从记者走到教育岗位,好奇,追寻,感慨的同时,才会产生更多感情去收集主人翁的经历,我最前看的是致谢,然后了解作者,在看过序言之后,大概知道,主人翁的背影,经历,人格…在回忆中,记更多对记忆的追随着怀念,不舍,记忆,感动…一切都让更多人对于主人翁的经历充满了好奇与神秘,那个时代,战争,贫穷,疾病,孤单,精神上的好像都是其次,温饱才是重中之重,有很多黑暗的一面却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的,像我们这种从未经历过死亡,战争的人也许永远无法体会,理解,能做的是 ,尽力去想象去设想那种境遇人的心态与恐惧与乐观与勇气…
这本书不断是主人翁霍格的个人经历,也在讲述那个时代,历史变化下,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所观察所感触,所尽的努力去追逐他想要珍惜的东西的一个全部反应,其实也反应,面对战争,一个国家的变动,一个政治的话题,在历史与个人经历中,记录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众人被这个英国人,感动着,也让人知道,为何会为这个外国人所感动,其实书中写了很多中国人所熟悉的国家领导人…美,英,俄,德,等国情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描述着霍格出生,到升入牛津大学,到球队队长,橄榄球,最后经过日本到达他生活8年的中国,从上海,讲述南京大屠杀,到汉口,寻找为何导致南京事件的原因,人的确要在真假之间探索出一片虚无,真假生活共存的空间,而且很好的去掌握。
最初乔治霍格的成长只是对于他的介绍,而思想上的变化,还有在中国,他是如何经历,如何做,才是人类应该学习与永远记得,正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身世背景,让这个英国人有了更多的传奇色彩,人类要歌颂正是后人记住他的原因,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最初到达上海,对当时的背景给了一些介绍,围绕他的朋友,与改变他人生的人给予一定介绍,还有那些在他生死存亡时刻给予他帮助的也有一定描写,在一个战争年代,各种各样的人,各个阶层的人,又是如此面对,通过霍格的书信和报道与他生活的人的回忆和介绍让这一切都变的有生命意义,让霍格是否真正的价值给予了公认,其实只要一个人一出生,那么他的一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存在,只是他存在只在少数人心里,不被公众所熟知与了解,所谓价值是否被陌生人后人所承认,先人已无法得知,亲人得知,只是为此宽慰而已,所以人生在世,重要还应当是亲人,(当然你认定的陌生人因为某些关系也可以成为亲人。)就像霍格的四个养子,还有自己认定的有价值的事,想要拥有的重要东西。
在游历甘肃之后,从记者到后来的生病,被凯瑟琳.霍尔(诺尔曼.白求恩好友)所救,同时在日本,半岛寻找南京事件的原因,却无从解释,战争所带来的恐惧,在生活中,却又超越日常经验,对于国情描写真实,在双石铺建立培黎学校,之后又迁到山丹,却有善良,乐观,正直,严格,却又爱唱,爱运动,爱远足的英国人,无论是他想家,却又留着中国,生病去世都给人以深深触动。
这让我想起,一名老师为了教育 爬几十里路的热情,打动着下一代的学子,几乎都成为老师,相信这种热情,乐观,看待每个人,事在霍格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当然感情上,霍格的初一女友,后来中国女友,蒋赤霞,小任,也讲述了这个英国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感兴趣的人物有,路易.艾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凯瑟琳.霍尔,聂荣臻…穿插人物何其多,给我印象深刻的,感兴趣的人在此,相信每个人的看法,感悟都有差异。
乔治.霍格,对于人的影响或后人的影响是无可否认,至少,我会被他的热情,乐观,勇敢,执着,善良所打动,所影响。 九转涅槃诀
2010.10.10星期日 21:50
《黄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