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竹听对方说,端着茶水开喝了,她从早上家里出门,一路上滴水不沾。

她和嫂子眼前的茶壶,是提前泡好的,温度刚刚好不烫嘴。

“也算也算,那今年还建吗?”

这个是转折点,前面都是固定量,从这开始就不怎么限量了。

厂子对辣椒的需求量激增。

“今年看情况,要是放不下就得建。”

临时加建也来得及。

“朱同学,我这边统计到的各个村子的情况,明年辣椒产量还要增加。”

“增加多少?”

“具体的数字还没有统计完成,今年冬天就没闲着,一直在干,把村里的地能种的都整理了。”

成本投入进去不少啊,人工、肥料。

“还有我现在知道,跟我联系,周边的乡镇明年加入种辣椒的,就有十几个村。”

这些村子的情况也不大一样,有的是一干就大干,由乡镇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困难,没钱可以先赊账。

有些村子比较保守,先种种试试。

朱竹想起那个自己办厂的人来,“其他乡镇的,跟我们有关系吗?他们不是要自己办厂?”

“不是不是,他们想也送到咱厂子里来。”

“那他们种的是什么品种的辣椒?”

种类繁多的辣椒里头,朱竹挑出了几种几种适合腌咸菜的。

有的辣椒品种,腌制之后只剩下一个皮了,越腌越薄。

她手里头的所有的辣椒品种都腌过,差异很大,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跟厂子合作的村子,都是指定品种种植的。

你要种自己的想种的,厂子可以不收。

有些辣椒确实不适合做辣酱,一点辣味都没有的不行,一点不辣的辣酱吃着也没啥大意思。

不出数的也不行,辣椒咸菜是称重卖的,影响利润。

口味还要好等等,各种综合因素都要考虑到。

“听咱的,咱让种啥就种啥。”

朱竹的茶杯又空了,杨云给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