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摸着胡须笑道:“这世间万物,皆可为药,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咯。”
李时珍来到一片幽静的山林,一边仔细寻找着土鳖的踪迹,一边嘴里念叨着:“这土鳖到底藏在哪儿呢?”就在他苦寻无果有些气馁的时候,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沙沙”声,他心头一喜,小心翼翼地靠近。
只见一只土鳖正慢悠悠地爬着,李时珍眼睛一亮,刚要伸手去抓,那土鳖却突然加快速度,哧溜一下钻进了一个洞里。李时珍那个郁闷啊,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哎呀呀,你还挺机灵!”但他可不会轻易放弃,在周围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抓到了几只土鳖。回到家中,李时珍研究土鳖的功效。他对着徒弟们说道:“这土鳖啊,性味咸,寒,有小毒,可破瘀血,续筋骨呢。”徒弟们一脸好奇地看着他。
不久后,镇上来了一位扭伤了脚的大汉,走路一瘸一拐的,疼得龇牙咧嘴。李时珍一番望闻问切后,笑着说:“莫急莫急,我这有一味良药,保证你能好起来。”说着便拿出用土鳖制作的药敷给大汉用上。大汉还有些怀疑,但过了几天,脚伤果然渐渐好了起来,他对李时珍千恩万谢。
李时珍背着药篓,碰到了一群村民正在议论一种奇怪的虫子,据说会飞到人的身上吸血。李时珍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这不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蜚虻嘛!他兴奋地告诉村民,这蜚虻其实也是一味药材呢,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村民们都瞪大了眼睛,觉得十分新奇。
回到家中,李时珍仔细研究起蜚虻,他的徒弟好奇地问:“师父,这虫子真能治病呀?”李时珍笑着点头:“那当然,世间万物皆可为药。”
有一天,李时珍在街上看到一个小孩在摆弄着一些小虫子,他上前一看,竟然是鼠妇。小孩奇怪地看着他,李时珍和蔼地说:“小家伙,你知道这鼠妇也能治病吗?”小孩摇摇头,李时珍便耐心地讲解起来,鼠妇具有破瘀消症、利尿的作用呢。
又过了些日子,李时珍听说有一家人得了怪病,怎么都治不好。他急忙赶去,一番望闻问切后,他若有所思。然后他看到角落里有几只蜚蠊在爬,心中有了主意。
他对病人家属说:“你们先把家里的蜚蠊抓一些来。”家属们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了。李时珍将蜚蠊处理后让病人服下,没几天,病人竟然真的慢慢好起来了。大家都对李时珍佩服得五体投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蜚虻这一味药材,其气味苦涩,性微寒,且带有一定毒性。它在医学领域有着颇为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首先,对于被蛇咬伤后出血不止的状况,蜚虻能发挥显着作用。具体做法是选取刚刚吸食了牛马血液而腹部胀满的蜚虻二十只,将它们用火焚烧至焦黑状态,然后研磨成细腻的粉末。患者只需用适量的开水冲服这些粉末,便能有效止血。
其次,如果因疾病需要去除胎儿,蜚虻也可派上用场。此时需准备蜚虻十只,同样经过精心炙烤处理后,研磨成粉末状。再以美酒送服此药粉,很快就能促使胎儿顺利娩出。
再者,当遭遇跌打损伤导致体内有瘀血堆积时,蜚虻亦能大展身手。可取蜚虻二十只以及牡丹皮一两,二者共同研磨成为细碎的粉末。每次服用时,用一匙量的药粉搭配美酒一同送服下去。令人惊奇的是,那些凝滞的瘀血竟会如同遇到神奇魔法一般迅速转化为血水,从而得以排出体外。
倘若骨节之间存在经久不散的陈旧瘀血,那么蜚虻与牡丹皮所需的用量应当保持相等,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化解顽固的瘀血。
木舌肿强,塞口之疾,病情险峻。然有蔗虫五只,炙之,与食盐半两共研为末。于水两碗中反复煎开,趁热含漱吐涎,持之以恒,直至病愈。
折伤接骨,蔗虫亦有奇效。将蔗虫焙至存性,研成粉末。每服二、三钱,接骨之效立竿见影。另有一方,取生蔗虫捣出汁液,以酒送服。又有一方:蔗虫六钱隔纸于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经火煅烧后,以醋淬七次。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以温酒送下。若伤在上部,则饭后服之;若伤在下部,则饭前服之。此等良方,屡试不爽。
又有一方:取蔗虫一个,阴干后临时研末入药。先以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等,皆经火煅烧后以醋淬之,各取等分,加少许麝香,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以酒调服。然服药前,须将所折部位整理妥当,否则接骨难以复原。
蜚蠊,其气味咸、寒,且有毒性。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蜚蠊今通称为蟑螂,苏州民间常以此治小儿因缺乳而致之形瘦神疲、腹胀泄泻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