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六)

【好在,苏东坡的命注定是大的,在旧党的积极营救下,最后因王安石一言拍板了。当时赋闲在家的王安石,闻听此事,便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再加上北宋初期“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方才保住了一命。】

王安石?他竟救了他?

苏轼眼中闪过一丝不可思议,不过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毕竟除却政见不同,他与王安石也没什么别的矛盾。

赵匡胤:“不杀士大夫!”

嗯!这国策是他定的,苏轼这样的人才,岂能死?

【说到苏轼和王安石,他们是政敌,可也是朋友,他们之间还有那么几个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呢!有一日,苏轼去拜访王安石,恰巧王安石出门了,苏轼扑了个空,可是他也不见外,欣赏起了王安石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一看,不对啊!菊花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会被风一吹就落呢!王安石这是大错特错啊!于是乎,一向恃才傲物的苏学士也不顾王安石的身份,提笔就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竟给他续了两句。王安石回来后那个气啊!当然咱们的苏学士已经走了,也就看不到王安石那铁青的脸色了。之后苏轼去了黄州任职,到了秋天,眼见着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他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王安石:“有这事吗?”

苏轼:“有这事吗?”

【说回“乌台诗案”,苏轼死里逃生,这也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劫难了,经此一役,苏轼一度心灰意冷,可同时也明白了官场的残酷,让他倍加珍惜自己的一切。而他的写作风格,在此案过后,也有了巨变,也可以说“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一生的转折点。】

【之后,苏轼被贬黄州,做了黄州团练副使,官职低微,无实权,那段时间的苏东坡是分外失意的,所以他一遍遍的游览赤壁,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以抒发他谪居时的抑郁之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震撼人心,被誉为“古今绝唱”,豪放派的经典代表。】

好一首磅礴大气的词,苏东坡这位后人果真是大才。